剧情奥秘致力为广大影视爱好者提供电视剧电影未完剧情揭秘
你好,请登录

《电话谋杀案》虽然杀人不对,但是犯罪就该被原谅吗?优质

517次浏览| 2022-01-28 11:30:09 更新
来源:互联网
2个回答
满意答案

有影迷问希区柯克为什么只拍一种电影而不去尝试其他题材。对此大师的回答是,责任不在他而在于观众。因为如果他去改拍歌舞片,那么观众一定会期待着什么时候合唱队的女孩会掉下舞台摔死!这种希氏特有的幽默也同样体现在他对于本片拍摄动机的解释之中。他告诉博格达诺维奇,当时感到江郎才尽,所以不得不找一部成功的舞台剧进行改编,调整过渡一下。但是大师的玩笑式的自谦,却不影响众多导演、影评家对此片的高度赞誉。

好莱坞新生代惊悚片导演印度人沙马兰便是其中一个。他十分推崇本片的开场。认为希区柯克只用区区几个镜头就交代清楚了别人通常需要二十分钟去铺陈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大师的风范。但笔者却以为,希区柯克没有用更多的笔墨去表现雷米兰和凯莉、卡明斯之间的感情纠葛背景,并非是有意炫耀他的洗练风格,而是对故事发展以及人物角色刻画的整体考量使然。因为,只有避免让观众过多了解来龙去脉并因此对角色产生不必要的先入为主的印象,才能使其一开始便进入导演所主导的心理状态当中。具体来说,就是只有用一个非常简约开场白(即生活安稳舒适的漂亮妻子背叛了他丈夫与他人私通),才可以让观众以最基本的道德立场出发,去同情那个被带了绿帽子的丈夫!

而接下来的一场戏,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移情效果。凯莉和卡明斯之间的对话使观众得知,外遇并非丈夫的责任。而凯莉自己也一直自觉有愧而羞于启齿向丈夫摊牌。接着,钥匙开门的声音惊扰了热情拥吻中的男女。此时镜头剪接点选择的非常巧妙。希区柯克没有直观表现两人闻声后的掩饰动作,而是先行切换到了门。于是,观众便通过投射到门上的身影,间接地看到他们的仓促分离。而这种恰到好处的“离形而悦影”,在随后进门的雷米兰那平静优雅的绅士风度形象的反衬下,更有效的渲染了偷情男女的罪恶感。可狡诈的希区柯克不依不饶。随后去戏院看戏情节被别有用心设计为蒙在谷里的丈夫因故不能一同出席。于是,两人又多了一次幸福独处的机会!看到这里,在那些曾饱受第三者介入婚姻破裂之痛的观众当中,是不是有人已经开始咬牙切齿了?可就在人们情绪累积到高潮的时候,故事情节急转直下。卖车人造访,雷米兰终于暴露了。

244 0

这世上究竟会不会有真正的“完美谋杀案”?很难,除非是在小说里,还得是那种完美主义小说里,因为但凡是有一点写实倾向的故事,都会多多少少出一点岔头,伍迪艾伦那部《赛末点》里的戒指,昆汀塔伦蒂诺《无耻混蛋》里的高跟鞋,以及本片里的那把钥匙。

  《电话谋杀案》是希区柯克的代表作,还用了他最喜爱的女演员,但出彩的其实是男主角,冷静严谨的杀妻策划者,绝对的偏执性格。从物色杀手到策划实施方案,每一步都经过细心计算,看起来滴水不漏。但实际上这种滴水不漏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就是让策划的人没有去想备用计划,以及何种情况下需要去考虑备用计划,以至于在实际操作中一再出现计划外事件后,男主角仍一意孤行地推动其实施,造成了计划的失败。而到了后来,眼看殊途就快同归,大功即将告成,男主人公又迫不及待地取钱,自作聪明地恍然大悟,到头来功败垂成。

  也就是说,能经过长时间策划出“完美谋杀案”的人肯定存在偏执性格,而这种偏执性格极可能使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固执己见造成偏差;而反过来说,如果是正常人来实施犯罪,有可能在随机应变中消减意外所带来的偏差,但又很可能因最初计划的不完美,导致最终结果的偏差。如此看来,团伙犯罪还是有其存在的需求性的,当然团伙犯罪也有其自身缺陷,这里就不提了。总之,完美犯罪完全没有可能,人生亦是如此。

收到517个赞

北极的蚂蚁

还没有个性签名哟
作者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13 WWW.YI2.NET All Right Reserved 湘ICP备160204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