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信,星座只是统计学的一种表现方式而已,不能代表所有人,每个人都会因为个人的经历而改变自己的性格。用十二种性格来划分全世界的人已经很荒谬了,用出生的日期来决定人的性格更荒谬,比如一对双胞胎出生年月时辰都是一样的,但有很多例子证明有很多双胞胎的性格是完全相反的。
相信,星座学是一种统计学,确实这是一种说法。因为有些人说,星座学是在几千年人类文明史的统计中总结出的规律。这一点其实是思考者们唯一没法辩驳的,因为你可以叫它“信仰”,或者“信则有、不信则无”。其实我们现代科学站在纵深的历史层面上也有类似问题。根据现代物理学的测不准原理、薛定谔之猫实验等观点来看,我们的宇宙就像一个表壳,我们只能从它指针的走法猜测它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却永远无法打开这块表亲自去查看。一是我们没能力打开;二是就算我们真打开,里面的机制也会因此变化,展现给我们的并不是它原本的样子。这样带来的结论就是:没有什么理论是绝对正确的,很多无法证伪的理论都存在正确的可能性。
不相信,世界上有12个星座却不只有12种性格的人,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性格这方面后天决定的因素也很多啊,星座只是一方面,如果是相同的星座那么只能说在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理解方面是有很多共同之处,或生活习惯,思考方式确实有共同点,说性格大致相同就太牵强了。
相信,星象学最早诞生于公元3千年前,其中心思想是认为天体的位置和运动会直接影响人的性格、生活、甚至命运等。应该说星象学的发展和人类早期对天文学的探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浑然一体,难以区分。但是,随着科学对于实证越来越高的要求,星象学与天文学日渐区分开来,在公元18到19世纪,这种区分日益加剧,使得星象学完全和天文学区分开。 一句话:现在的星座学与天文学互不相干、没有联系。那么作为一种纯主观的性格划分体系,它存在也也有很大的合理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