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基调伤感压抑,这是预料到的,毕竟之前海报打出了“内蒙古老炮儿”的标语,影片宣传也多有困兽之斗这样的概念。 涂们老师名至实归的影帝,将老杨的可恨可怜刻画得浑然天成。 令我没想到的是影片在这样沉重的基调下还时不时有很多诙谐俏皮,幽默风趣处。这些点有的是剧本和导演赋予的,有的是涂们老师自身带的萌点和表演节奏。这让原本就颇具戏剧张力的影片避免了文艺片的很多通病,沉重着沉重着困意就上来了。但老兽没有,厚重之余还有轻灵的东西让你撷取。所以两个小时的片子我看得丝毫不费力,甚至比商业片更抓人。 老兽和老炮儿在主角和表达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讲老之将至,曾经辉煌过的失意人如何去对抗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他们都对逝去的东西有无可避免的唏嘘,这点甚至和《罗曼蒂克消亡史》也是相似的。 但老兽比起老炮儿的优处在于它的真实,在可看性不相上下的情况下老炮儿的戏剧感反而成了匠气。老兽从导演手法到布景到表演,它追求的真实让它在现实主义层面更有警醒意义。边看我就边在反思这样的事情落到我的身上,我是否会比老杨更不堪。 但老兽最终塑造立体的人物也只有主角老杨,别的人物全部沦为道具,或用来表达主题,或用来烘托老杨。在群像塑造上老炮儿更胜一筹。
点映结束时,有导演的访谈。导演讲到他曾经拿着他的这个故事策划去拉投资,投资人打着哈欠听完ppt傲慢地说我们投资的是金马奖级别的片子,你这种不行,而今老兽拿了金马奖,算是扬眉吐气。 还是希望大家去支持一下这样的佳片,我们被快餐绑架太久。需要更新鲜的食材。
老兽的人生从他破产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了。 往后的日子,他都是在跟自己较劲。 曾经的老兽也曾阔绰,如今,已经被时代抛弃,包括儿女。 他努力地维持着自身的尊严,即使这个尊严跟他的梦境一样虚幻。 那只乌鸦,风吹过的枝桠 丛林中无法挣脱的人影 他的人生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悲剧 是单纯的由奢入俭难?更多是精神上的东西。 他维持着的尊严,最后在儿女面前被击破 他希望把温情和希望留给子孙辈,让他们显得不会那么失败 但是,儿媳妇摔破变形金刚,同时也摔碎了自己的希望。 他知道好赖,知道好坏,但始终无法从自身的身份转移中走出来。 像一只咆哮的野兽,混合着粗鲁的呼吸声,在鄂尔多斯的寒冷中,迎来自己的末日。 去榆林,他试图从三女儿那获得安慰,但现实再次报复了他。 从榆林回来的路上,经历了,挣扎,愤怒,咆哮,被打,失望,妥协的过程。 有些突兀的律师出现那会,老兽试图仍旧传输自己的人生哲学,就像是最后的咆叫。 最后,在一家人除了蛋蛋外,都把自己视作路人后,他的故事彻底结束。
1、剧本很简洁,能一句话一个镜头带过的,绝不浪费镜头。 2、超现实镜头可以全删了……不知所谓!又不是《hello,树先生》那种剧情需要。 3、人物善恶多次转换并不突兀,台词其实已经包含一切了,所以说剧本打磨的好。比如“杨老板”“没有我你能有现在的工作?”“没有爸的帮忙,我们能住上这个大房子”等表明了老杨曾经的阔绰与对子女的帮助,对老朋友的帮助感恩,甚至律师侄子甘听“教诲”也说明了老杨之前帮助过他。“照顾了瘫老婆六七年”也与最后“突兀”的有了依托。等等吧。 4、原名《老混蛋》改为《老兽》极好,不仅评价中性化了,还连接许多,更为深刻。比如那头年老生病的骆驼与现在的老杨建立了联系。 最后也想说,我们都可能成老兽,当然只是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