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猛龙》这部电影,估计知名度不高。即使看过的人,也都认为这是部“烂片”,但其实这是一部被人遗忘的佳作。
其实自己会去看这部电影,也纯属偶然。那天下班了,去朋友开的一家音响店逛了逛,无意间发现了货架上的《猛龙》DVD,就借来看了。
那张DVD的碟1是56分钟,碟2是54分钟,只有一个音轨,片中混着和粤语、国语和英语,除了黄圣依和李冰冰的粤语,和许峻豪用的是配音外,其他人都是原声。这种有多种语言电影,其实就应该看原声版,都配成一种语言就直接杯具了。如果电影频道放的是这个杯具版本。
说回片子,本片的前半段叙事紧凑、情节曲折、剪辑流畅,堪称完美!而且本片并没有只把笔墨用在枪战场面上,对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做了人性化的刻画,让几个角色看起来很丰满。
最难忘的是影片结尾处,几个反派都好惨:越儿(MaggieQ饰演)的眼睛被破碎的玻璃扎瞎,高东源(许峻豪饰演)被砍断了右手,沙展被电死……他们死的时候,我没有太多的快感。其实他们也是好样的,只是因为站错了队伍,才落得惨死。
当然本片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黄圣依死的太突然;夏雨作为一个狙击手,枪法是在太失败,打了那么多枪就打中了一个轮胎;大楼那段,双方打了差不多一吨子弹,居然就死了两个人!几个反派之前在一起行动时没被消灭,最后被各个击破了。 估计导演是想告诉我们:外国人组合在一起是龙,分开是虫;中国人组合在一起是虫,分开是龙!
后来我把本片copy到我的魅族M8里,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感觉仍然是意犹未尽!
年少时,我喜欢向大家推荐优秀影片。可毕业后,进入网易论坛写贴后,却发现盛赞了《猛龙》,却引来骂声,该片全国票房也仅仅800万,却靠一千万美金版权费赚了。后来,李仁港导演曾认为该片是自己剪辑问题,一个懂行哥们却告诉我:“就他那么宣传发行,满大街都没几张海报,网站头条都没有消息,院线老板都没打点好,营销口碑没做起来,他就是将电影仔细剪上十年,照样那点票房和影响力”而且我渐渐发现网友喜欢拿《冲锋队怒火街头》鄙视《猛龙》,而其缘由是刘青云、
陈小春怎么像正派干警,反观吴建豪、余文乐、夏雨怎办么不像,进而找出影片里各种枪战BUG,反而忽视后者里面勇气、豪情、惺惺相惜、人性沉思。那时候,我始终在坚持写影评,不断向别人推荐《猛龙》。后来,有一个人无意看过《猛龙》后,给出评价则是:“它拍出一种血性,就是每个人都想去证明自己“而看过《梅兰芳》《风声》《苔丝》之后,我更加明白自己为啥喜欢《猛龙》。因为它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无论你是警察,还是复仇恐怖分子,都追求一种”输不丢人,怕才丢人“的信仰!我至今认为它比《冲锋队》强,不是《冲锋队》不好,而是它的主人翁不可能为事业去死,反而《猛龙》任何一个最小人物都可以去用命去拼!
《猛龙》同年,骂声一片《无极》可以轻易锁定内地票房总冠军,成为那年唯一过亿的华语电影,并斩获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五强之一的提名,让我发现拥有无数神秘力量,在控制着不同电影的命运。而在以后,见过香港和美国两版《无间道》,随便横扫金像奖、金马奖、奥斯卡奖,反而《肖申克救赎》《霸王别姬》《太极旗飘扬》《宝莱坞生死恋》《万箭穿心》永远没资格、没手段、没可能去获得一些奖项,仿佛冥冥中有各种恐怖黑手在阻碍他们前行。
于是,我始终想去当一名中国最顶尖的优秀影评人,去查清真相,并主持公道。偏偏直到如今,我只记得某个知名影评前辈一句总结“我们影评人没什么威力,就算坐满一个影院影评人,都在点评《蜘蛛侠》,第二天各大媒体头条,却只是姚晨对《蝙蝠侠》强过《蜘蛛侠》的一句话微博短评。”而自己当年最喜欢的林嘉欣,永远拿不到各大影后,反而突然拿到韩国一个小影后,选择暂时息影。相反当年不那么喜欢的范冰冰,摇身一变成为了东京影后,还有赫赫有名的80后女星领军人物“范爷”,渐渐让我领悟到”有的时候人不能跟命做对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