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护2》激萌逗趣燃爆宇宙,《超凡战队》五色机甲热血青春,《亚瑟王》刀剑厮杀快意恩仇,再加上即将到来的《加勒比海盗5》,《变5》,今年的暑期档依旧是异彩纷呈,热闹非凡。然而,在众多流水线大片之中,偏偏有一部科幻惊悚片剑走偏锋,影响队形。这就是能让你在炎炎夏日起一层白毛汗的《异星觉醒》。
《异星觉醒》的故事非常简单,简单到两句话就能概括:一个被人类命名为“卡尔文”(Calvin)的火星异种,杀光了所有太空战船员最后来到地球的故事。
没有段子笑话,没有叙事花活,更没有大财团幕后黑手带来戏剧转折。相比起同期大片,《异星觉醒》缺乏所有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要素,它带来的更多是 “克苏鲁”式的复古恐怖:
1.人类在远高于自身智慧的生物面前San值下降,智商掉线,殊死相拼还是死路一条。
2.影片也存在杀身成仁的英雄主义,导演却没有将其放大到救世的高度,人类的意志和力量在至高生物面前依旧是那样的不堪一击。
这两条“克苏鲁神话”黄金定律在影片中主导着人类和外星生物的对峙关系,从一开始就让这场太空惊变充满了警世色彩。
在惊吓手法上,本片采用的依旧是最复古,最纯粹的“Jump scare”,尤其在影院中,毛骨悚然的音效配合卡尔文的触手大开大合,突如其来的战栗感会瞬间让人汗毛倒立。全片中这样的桥段比比皆是。
另外,密闭的太空战赋予了影片与生俱来的幽闭氛围,精密的内部结构营造了一个危机四伏的杀戮舞台。敌暗我明,腹背受敌,智商和力量的双重压制。悬殊的实力对比让观众时刻对人物命运保持高度关注,再加上神出鬼没的卡尔文伺机而动,孤立无援的失重深空张开血盆大口,自从影片进入第二幕之后,几乎每一刻都伴随着心惊肉跳的视听震撼。
如果你是幽闭恐惧症+深渊恐惧症重度患者,这部《异星觉醒》绝对能让你在影院中坐立不安。
另外,不少影迷吐槽本片为低配版《异形》+《地心引力》的山寨作品,其实并不尽然。虽说媒体都将《异星觉醒》评价为“A级制作的B级片”,但影片中诸多暴力场面都是点到为止,缺乏鲜明的B级趣味。
怪物卡尔文论恶心程度,也远远达不到《异形》系列有机械风的猎奇高度,影片本身更不具备《异形》系列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论人文深度,《异星觉醒》与《地心引力》相比简直是零分作文,只是都将无人深空作为舞台罢了。
《异星觉醒》的一切从简在荤素搭配多元娱乐的当下并不多见,纵然有“死侍”瑞恩·雷诺兹,“波斯王子”杰克·吉伦哈尔以及“谍女郎”丽贝卡·弗格森这样的大明星加盟。导演也没有赋予他们鲜明的性格特征。角色近乎白描,故事缺乏戏剧性,怪物形象不够吓人。
更何况《异星觉醒》还有着好莱坞大片常见的套路,比如山穷水尽时一句无心的台词就能点醒局中人,高潮时刻必须要有一个人镇守后方杀身成仁,黑人必死定律等等,这些套路无一例外的都是经典科幻惯用手法。可以说,《异星觉醒》几乎规避了一切表现和塑造手法,甚至是情节创意,更多是在展现,展望即将发生在下一次地外探索中的太空灾变。
《异星觉醒》的高度精简在软科幻当道的今天无疑是一股清流,但吃惯了荤菜的观众未必对这道“清水煮豆腐”买单。MTC54分,烂番茄68%新鲜度,口碑在及格线徘徊,全球7800万票房仅仅回本,《异星觉醒》好坏参半的银幕战绩几乎是可以预见的,因为本片从一开始就不是一部大众消费品—5800万的小投资,R级成人的院线定位,使得《异星觉醒》更像是一部实验意义大于商业意义的独立科幻点映,并不是所有观众都能对本片复古硬核的科幻定位产生共鸣。但影片紧凑的节奏和出色的恐怖氛围依旧值回票价。
至于对本片无感的老司机们,恐怕只能等到下个月《异形:契约》弥补缺憾了。
趣闻:本片中卡尔文降落地球的开放结局仿佛在说未完待续,而细心的观众早就发现本片于3月北美首映时,其底片中有一个路人的镜头和《蜘蛛侠3》中的路人镜头极其相似。更有影迷大胆猜测本片中的外星生物卡尔文,其实就是索尼敲定的蜘蛛侠衍生电影—《毒液》中的外星共生体“毒液”,整个《异星觉醒》其实就是《毒液》的起源故事。
难道说,从头到尾我们都看了一场假的漫威电影?
2015年的《44号孩子》口碑和票房均不佳,但现在这部《异星觉醒》再度稳固了他的地位,而且这无疑是到目前为止他职业生涯中最好、最具想象力的导演作品。电影开场以一个顺畅的长镜头展现了瑞安·雷诺兹的角色抓获携带着卡尔文的太空探测器的整个过程,虽然很可能是通过巧妙的数字拼接实现的,但这个镜头看起来绝对漂亮,而且也熟练地为观众介绍了全体宇航员。在整部影片中,埃斯皮诺萨始终保持紧迫感,强调幽闭恐怖的环境设置,充分利用了上述的死亡镜头。因此,听到他入围《自杀小队2》导演候选人名单并没有太令人吃惊,无论怎样,他肯定具有足以令人信赖的实力担当一部大片的导演(而且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异星觉醒》尽管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视觉效果和演员阵容,但成本只有5800万美元)。即使这些角色的行为举止并不总是表现得很合乎情理,
但全体演员的精彩演绎使这部电影依然很出色。就这一点来说,瑞安·雷诺兹可能会很吃亏,因为他的角色最不合理,最经不起推敲,但他依然提供了一些有趣的俏皮话,并在恰当的位置体现了真正的价值。不过,最佳表演当属丽贝卡·弗格森,她饰演一个实事求是、近乎残酷的检疫官员,不惜采取任何必要手段阻止卡尔文降临地球。她与杰克·吉伦哈尔有一些精彩的对手戏,后者的表现也许比你期望的更低调,但他也一如既往的很棒。当然,还有其他几位饰演配角、相对少为人知的演员也功不可没,真田广之、阿里昂·巴卡雷和奥尔加·迪霍维奇亚均提供了精彩表演,尽管他们的戏份相比上述三位主演要少得多。
《异形》很大程度上回避了直接的残暴血腥场面,而《异星觉醒》并没有这样做。第一个死亡场景尤其令人不安,加尔文由内而外破坏人体的的独特能力会让你非常不舒服,船舱内失重的环境使得所有飞溅的血液自由地漂浮在空气中,更加重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感。而这只是开始,
卡尔文的求生欲望使诸位宇航员明白了,他们只有绝地反击,不然这种生物很快就让他们全军覆没。其中关于航天服的一个场景也会让很多观众焦虑不安。从整体上看,这部电影出色地为各个角色安排了各种严峻而且极度令人不快的命运。《异形》通过不明示的死亡场景制造惊悚紧迫感,而《异星觉醒》基本上采用了完全相反的方式,但同样有效。丹尼尔·埃斯皮诺萨是当下炙手可热的一位导演,2010年凭借热门瑞典惊悚片《不义之财》声名鹊起,随后因为2012年瑞安·雷诺兹主演的《藏身之所》而成为了好莱坞的中流砥柱。
《异星觉醒》中瑞安·雷诺兹饰演的工程师罗里·亚当斯,就像是一个焦躁紧张的笨蛋,他试图消灭外星生命卡尔文的举措,没有表现出任何有意义的专业性思维。当然,影片发生在一个激烈而局限的环境下,惯常的逻辑思维不一定都适用,但对于这群显然具有高智商的科学家来说,
其中大量相当荒谬的人物决策感觉太愚蠢了。拿它与《异形》做比较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因为基本上《异星觉醒》很大一部分就是对这部科幻经典的扩展和致敬。确切来说,是相当娱乐化的一次致敬,但那些希望看到一部原创科幻恐怖片的影迷可能会有点失望了,因为你会发现大部分的叙事套路都极其熟悉,从中可以看到《异形》以及一连串其他同类型优秀作品的影子。虽然影片第三幕偏离了既定的类型公式,但结局之前的剧情推进显然在深情致敬和直接剽窃之间暧昧莫名。不过如果你知道了这一点,也许就会对这部影片更容忍一些,何况这种熟悉感绝不会彻底搞砸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