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起,中央一套黄金时间开始播出电视连续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是一部在春节期间首播的重头戏,而且有报道说,也是“作为今年第一部亮相的建党90周年献礼剧”,“全方位展示了共和国领袖应对美苏核威胁、运筹帷幄的战略决策,揭秘顶尖科学家隐姓埋名研制“两弹一星”鲜为人知的秘密历程”。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正剧、一部弘扬主旋律的鸿篇巨制。
在今天,我们需要回望的正是60年前,当新中国带着一穷二白的家底和燃烧的激情从战火和废墟中走出的身姿,无论你怎样述说和评价数十年起伏跌宕的峥嵘岁月,我们今天的国家,就是在那时奠定了基础,正是他们的奋斗,铸就了一个大国的战略盾牌。我们应该铭记奋斗者的英名。
这样一部电视剧,拍摄制作难度很大,尽管投入了很大力量,而且有着可歌可泣的事实背景,但要成功演绎和诠释这段故事,绝对是个光荣而又费力不讨好的任务。比如,如何取舍素材就是第一个问题,在这方面做得并不理想,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和经典故事,应该大部分虚写,因为处处发力、面面俱到、又拍得个个精彩是没有能力做到的,同时,在诸多电影、电视剧中,同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太多的版本并不是一件好事。
初看几集,尽管还是很愿意看,但感觉在表现上没有特色和突破,领袖人物的雕塑感明显,虽然是正剧,但也不能太“正”,概念化,就算要让人受教育,也要巧妙地“说教”。比如钱学森,他的造诣和爱国心是毋庸置疑的,五年要求回国,忠诚可嘉,但是在自己家里就不能说点别的?对美方人员的刻画也过于简单,如小丑一般;即使是钱学森军用科研项目的直接主管、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在说那句著名的话:“我宁肯把他枪毙,也不愿放回中国,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值5个师。”的时候,没说完嘴就离开了电话,这就太粗糙了。在开始几年,中美处于交战状态,对于高级火箭导弹专家、直言效忠祖国的钱,扣住他是美方唯一的选择。
感觉让演员来演一个科学家是难以完成的任务,谁能演得像呢?李幼斌可以吗?钱学森是剧中主角,而陈建斌也是一个好演员,但是钱是去世不久的中国科学家样板,大家都比较熟悉,陈建斌连最最起码的形似也做不到,这倒不是他的错,片中他戴上帽子,浓浓的眉毛,在伟岸的毛泽东身边一站,整个一个林彪!
毛人凤叫蒋介石“总统”还要加上引号?他不是我们啊,这总统固然是伪“总统”,国军也是伪军,军长到排长都加上引号?
希望接下来的能精彩。
首先,我必须要说,我们对于这种主旋律电视剧的要求不能太高。我自己是一个学历史出身的,所以对于这段历史的原貌可能比有一部分朋友要了解的多一些。
中国,就是个讲政治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焚书坑儒,文字狱之类的事件,因此国人涉及当代的事情的表述总是慎之又慎的。我不否认这部剧的一些台词,过于口号化,十分浮夸,有一部分内容的演绎有吹捧我党的意味。但这不妨碍我对这部剧的肯定,因为我能从这部剧中看到老一代科学家对祖国的热爱,看到前辈们对毛泽东主席的敬仰,看到前辈们对于他们信仰的坚持,这正是我们这代人所缺乏的,这是我认为它是好剧的第一点。80-90年代的甚至更早的主旋律影视作品有一个共性,就是极端的拥护中共,而把国民党演成恶霸,演的一无是处。从电视剧《解放》开始,到这部剧,以及这部剧的第二部,我能够看得到,我们的导演编剧以及他们背后的领导,逐渐敢于正视国民党,敢于拍出国民党的好的,光辉的一面,这不得不说是我们主旋律剧的一个重要的进步,这是我认为他是一部好剧的第二点。但是,还是那句话,中国是政治领导一切的,所以这种进步只能是一步步循序渐进的来,至少目前不可能达到我们观众们所期许的那种正视历史,完全还原历史原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所以我觉得,总的来说还算是一部值得看的好剧。推荐。
看了下豆瓣的评价很有意思。平心而论,作为电视剧,拍摄手法的确比较一般,感觉很匆忙,不丰满。其实很明显的看出来,很多对话,不是为了对话,而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讲述一段历史、事件及其背景和意义,因此显得很生硬。
在我看来这主要是如此宏大的题材和那个时代的特殊性,你要是不交待,许多出生在现代的人并不了解,而且这么多的内容也不是这短短的一部电视剧能容纳的了的。
但作为了解历史,的确是一部难得的真正能激发民族自豪感的电视剧!试问各位,这么多年来哪部电影哪部电视哪个场景让你真的自豪过?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感受,只因那一群一天只啃一个馒头、吃荷包蛋都觉得奢侈但还拖着浮肿的身躯拼了命奋斗的科学家们。
说实话挺羡慕当时那些拼了命做最尖端事业的人,在我眼中,那是真正的为了一个伟大的纯粹的理想而奋斗的一群浪漫的人!!看看现在教授的地位,连一个科长都不如,因为你还得看别人的脸色,求别人给项目给你做!我们早就是全民笑贫不笑娼了,求财当g第一,别的都靠边站。
瑕不掩瑜,无论这个电视剧做的好坏,最重要的是了解了那个环境下的一群最可敬可爱的科学家们,我很知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