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能在电视剧或者电影中看到血滴子的身影,那么,“血滴子”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为什么会让下至黎民百姓,上到贪官恶霸都闻风丧胆呢?他们真的是无所不能,是那个时候“死神”的代名词吗?
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以后,在民间仍然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血滴子的传说,有太多的故事版本,但是,不管是哪儿一个传说,血滴子都是清政府扫清政敌,维护自己统治的一种方式,专门用来偷偷杀人的利器。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从血滴子做过的一些事情中推测出血滴子存在意义,对血滴子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哪儿出现血滴子,哪儿就会死人,于是,都十分害怕血滴子的存在。
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血滴子的真实面目。
据说,雍正皇帝登基的时候,有很多大臣对他心生不满,再加上他生性多疑,担心有人会暗地里威胁他的皇位,不利于朝廷的社稷和大清江山的稳定,于是,他就偷偷的创立了“粘杆处”来帮助自己做一些不想让人知道却又不能自己做的那些不怎么光彩的事情,而粘杆处所用的杀人利器就是所谓的“血滴子”。
在清代十三朝中,雍正是一位施行恐怖、苛严政治的强权统治者,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在民间广为流传。那么,血滴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相关历史学者通过研究文献资料,对血滴子提出不同的观点与认识。
一种观点认为,血滴子根本不是人,而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杀人武器,像鸟笼,即使与目标人物隔着100多米,也可以轻松砍下他的脑袋。它和用金属专门制造的头套有异曲同工之处,头套里面按照一定的规律顺序设置了特别多的十分锋利的刀片,操作人员可以在一定的距离内把血滴子扔到目标人物的头上,里面的刀片就会卡在目标人物的脖子处,稍微用力一拉,就可以把对方的人头割下来。据说,在血滴子的秘密基地里有一个专门用来存放人头的地方。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血滴子根本不是武器,而是一种见血封喉的毒药,是雍正特意命人用南疆地区的毒蛇和毒草的汁液配制而成的,只需要一丁点儿的的分量就可以溶化一具成年人的尸体,然后,只在地上留下一滩血水。于是,人们便根据这一特性给它取名叫血滴子。
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认为血滴子是一个机构的名字,这个机构是由皇帝亲自指挥的,用来帮助自己铲除异己的部门,因而,只要它出现的地方都会血流成河,满门被杀。之所以叫血滴子,来源于人们对它的恐惧、害怕心理。
目前,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种猜测,谁也不知道血滴子究竟是什么。但是,不管它的真实面目是什么,但有一点儿可以肯定,它的杀伤力肯定特别大,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用它来抵抗八国联军还有日本等侵略呢?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那就是,这是因为八国联军的武器全是洋枪洋炮,怎么可能是刀剑可以抵挡得住的。再加上,从清朝中期到末期,那么长的时间内,很可能会出现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变故,说不定血滴子已经被皇帝弃之不用了或者已经失传了呢。但是,无论如何,血滴子这个东西一直都是一个神秘的存在,或许它永远都会是一个迷。
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那就是在武侠小说《童林传》中说道,大约是在雍正55年的时候,中国的出了三个非常厉害的侠客,此三人都出自南海一派,其能力可见一斑。不但如此他们还每人都有一个很有趣的外号,号称南海三公:“知不言”、“懂不说”、“明不讲”,而这个让后世闻风丧胆的血滴子就是这三个人的独门暗器,后人知之甚少。
后来,康熙皇帝死了,雍正帝继位,就在雍正帝继位之初他最的追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将这个“南海三公”收买了,并且也将“血滴子”据为己有,不但如此,雍正帝还专门成立了大内暗杀小组,而这个“血滴子”就是他作为杀害武林人士的铁血工具,杀人于无形。当然,这只是小说野史,其真实程度不一定可信,但即便是这样,这也更给“血滴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那么,“血滴子”最早究竟出自何处,这个现在已经不可确考。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类似的艺术构思起到了引导社会舆论,借古讽今的作用。然而,历史总是有其客观性的,雍正到底是一个好皇帝,抑或是一个坏皇帝;他的强权政治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还是阻碍历史前进的?这点,我们必须从史实中去加以考察、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