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案片作为一种类型片,其本质的戏剧对抗力量是“罪恶VS正义”,就一般观众对电影的心理预期来看,虽然也存在部分小情节结局和反讽结局,但还是会期待一个罪恶最终得到惩治的圆满结局。韩国罪案片却整体上倾向于罪恶无法得到惩治的结局,其电影除了讲述故事之外,还特别善于挖掘人性的丑恶、残忍、黑暗的一面,并利用电影戏剧元素冲突表达出来。概括起来,韩国罪案片经典设计有以下几种罪恶逍遥法外。例如《杀人回忆》、《熔炉》等为代表,这种类型深入刻画了人性的黑暗和丑恶,同时也影射和抨击了韩国不健全的司法制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电影都是依据真实事件改编,增强了电影的可信程度。模糊正邪之分。与中国电影电影人物的高度脸谱化不同,韩国电影善于制造复杂的多重人物性格,使得人物塑造更鲜活、立体,通俗点说就是观众愿意相信“这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这件事儿在现实中也会发生的”,这样观众就会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一种情感共鸣,自然也会被整体压抑的情绪所感染到。刻画压抑和无奈。韩国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的国家,因此其民族思想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岛国居民特点”,对生活的无奈性、资源的稀缺性、人性的压抑性较为敏感,这点在电影中也得到了体现。其经典故事设计是小人物对抗强权、个人对抗社会、个人的善良对抗群体的邪恶等。表达对人性的无奈。韩国电影擅长用一个相对客观的视角来讲述一个故事,故事中多掺杂对人性的思考。就像以前看到一名读者形容慕容雪村的书的一个说法“他不像别的作家一样给你描述一直只开屏的孔雀前后面,他只偏爱把开屏后裸露的屁眼给你看”,韩国电影就是精于此道,而这些,恰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但讳莫如深的问题,电影只是作为一种媒介,带领你对这方面内容进行了思考。
晚上看完韩国电影追击者,看完后觉得很压抑,心想抽根烟再睡吧,结果还是无眠。结和之前看过的几部在网上被奉为经典的,老男孩,杀人回忆,黄海,都觉得看完后压抑。为什么呢,是因为电影中的暴力,还是电影中的无奈和悲情,或者是电影中若隐若现的讽刺。其实看韩国电影我感觉韩国人肯定特理解残缺的美这句话,难道不完美就是经典吗,唉为什么我看的韩片很少有完美结局的。每一部电影就像一部韩国的历史和韩国人的心态,在列强环绕中生存。不想送命就得拼命,韩国独立后同样经历过漫长的黑暗统治,所以韩国的状态就像身在绝境,进无门退无路,马粥街,弱者只有先下手,破坏一些规矩,才会有一丝胜算。
“通过真实事件改编”,同时电影本身想留给观众思考的地方,它并不给大家一个猜测出来,或是倾向的答案,是而真正让人深思的结构安排。可能接近现实的拍法,渲染上人性善恶的观感冲突,是韩国悬疑电影的成功之处。总结得很好。补充一点,韩国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社会结构严重固化,底层百姓的上升阶梯基本已被堵死——东亚发达国家都有这种毛病,日本也很明显。这种社会结构下很容易催生出压抑的气氛。其实就是挑战你从小在传媒上看到的社会状态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