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明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一般有两种原因,要么是他的表演不再受到观众的欣赏,不再具有吸引力,要么就是他自己淡出,深造学习,不在眷恋舞台灯光。
显然,小沈阳不属于第二类人,从他的表演风格就能看出,他不是那种淡泊名利的人。当然了,本文都属个人观点。他是那种很擅长表演的人,很乐于表达自己的人。
那么他就属于第一种人了。是的,古代的时候,信息交流不发达,人们可以“一招鲜,吃遍天”,可以用一种东西走遍天下。可是现在不行了,要想长久的红下去,你的专业本领一定要硬。你必须有足够的水准,懂得创新,懂得揣摩观众的想法,懂得体验生活,懂得积累灵感。我们很欣赏的,贾冰、开心麻花等表演艺术团体,都是胜于这一点。他们的小品,题材新颖,包袱自然不生硬,也从不哗众取宠。
在这个人均学历逐渐变高的情况下,这样的团队才会绿水长流。
艺人只有靠着后续不断的优秀作品,才是保持热度的根本的措施。小沈阳当年之所以红起来,是上了春晚,并且那个小品《不差钱》真的很好看,表现的最出彩了。观众看见了,自然是就很喜欢这个小品艺人,靠作品红起来。但是更新换代周期快的娱乐圈,不乏很好的作品,人们的忘性很大,一段时间后就难以记住了。这也是那些常青树很少的重要原因。
并且小沈阳他后来就没有什么小品了,或者说没有让人记住的小品。在春晚红了之后,他去娱乐圈拍电影。这些他的电影实在是没眼看,烂片的代表作之一就是他和赵本山一起拍的那部《三枪拍案惊奇》,口碑特别差给人印象不好。而且无独有偶,他是在烂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亦乐乎,之后的《河东狮吼2》也是奇烂无比的影片,口碑糟了的话,小品的好感度也没了。
因为小沈阳在最火的时候选择了离开赵本山自己出去单飞。也正是因为他做这个选择葬送了他的演艺之路。大家在认识小沈阳的时候,也都是因为赵本山。而且小沈阳演的的戏份大多数都是赵本山为他提供的。
当他觉得自己已经有能力可以离开自己的师傅,自己出去单飞的时候,其实他并没有很多资源,他的人缘也不是非常好,所以在他离开赵本山以后,很少会有人找他拍戏。而且在他离开赵本山的时候,赵本山也特别愤怒,一气之下就会利用自己在娱乐圈的资源就是小沈阳的路。即使有人想找小沈阳演戏,但是看在赵本山的面子上,他们也不敢。所以小沈阳现在慢慢的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也没有人找他拍戏了。
小沈阳就是一个喜剧演员,他的小品是需要有人配合才可以的。但是在他离开了赵家班以后,赵本山的徒弟也都不会再配合他,这样他自己也不能演出喜剧,也就慢慢的消失在观众的视线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