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你能这样想,但是现在的人都喜欢这样,只要出个新奇另类的都觉得好都觉得火。却并未想想这样的东西是否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而更多的觉得只要有人看,火了我就要跟风就要和其他人一样觉得好。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只有最贴近我们身边的事物,最能表达我们心身,最能让我们感到愉悦,具有教育意义和其他意义的艺术才是好的艺术。而那种让我们目瞪口呆的艺术我不敢苟同。
中国音乐那么美,为什么你一唱出来就这么与众不同?难道只是为了标新立异?龚琳娜说“中国音乐有很多种形式唱出来,我要一个一个去打通,让每个人都能唱出来”世界各地宣传中国音乐,她有她自己的艺术追求,有她自己的坚持,很多人看不懂,觉得这样做没有意义,但是文学上有文独之称,龚琳娜的音乐梦想有她的理念。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排除龚老师自我炒作的嫌疑后,大概就是在歌唱领域中民族唱法这个流派已经被龚老师玩的不能再溜了,接着唱下去也还是那样了,这时候人就十分想突破自己,或者说想创造一些基于传统,而又超越传统的表达方式,来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奇怪啊,
超级喜欢!特别特别喜欢
法海不懂爱、小河淌水。
忐忑、山中问答、明月几时有、金箍棒
拯救、双截棍,
青藏高原、1000个伤心的理由,庭院深深。
我觉得小编是你这个人奇怪吧,
正常人会问出这么奇怪的问题?
为什么会问出这么奇怪的问题?
为了弘扬中国的民歌,就要有创新。因为现在的民歌实在是无法吸引更多人来欣赏,尤其是那种晚会型的“千人一声”,早就让大家审美疲劳了。“忐忑”从知名度上讲,是成功了;从艺术角度说,也很好,拿了大奖。但从大众的接受角度上,却并不好。
这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她是音乐界的毕加索、梵高,过往她和彭宋一辈同台,怎么有机会上位,几十年的技艺挤压在心中,最终爆发出来,这是歌唱艺术的终极大爆炸,没有几十年艺术功底的人是无法自由抽象并且非常精准的发挥这样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