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当初拿家用摄像机对着监视器拍了十多分钟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的粗剪版,寄给德国导演施隆多夫,也就是电影《铁皮鼓》的导演,施大爷看完说:好电影看十分钟就够了,于是帮他找到人,买下欧洲发行权,而姜文用这笔钱完成了电影的后期工作。所以,你说好电影和烂片如何区分?居然过百了,多说两句:欧洲版权的发行商名字在马小军的评论里,他看完粗剪版给姜文写了一封信,里面大概有十条意见。我记得最后一条是:马小军百无聊赖,仰面朝天躺在游泳池里,我认为影片到这就该结束了,后面成年之后的结尾是多余的。多年来我一直在想他的这个意见,确实,那样的结尾更有力度,更残酷。也更能克制导演的自恋。
某二线城市奶茶店,两个二十来岁的女生,其中一个兴冲冲地把手机递给另一,“XX(韩国男团之类的)发新mv辣!”然后捧脸娇滴滴地说:“我老公真帅。”某大学男生宿舍,地板上满是烟屁股和外卖盒子,电脑屏幕上逼哥《南京》的专辑封面在旋转,他顶了一下眼睛,在油腻的键盘上敲上一段评论,由“孤独”“离开”“操蛋”“逼”等字眼组成。(我本想直接截网易云的评论,但细想觉得这种脑补评论者的行为不太好)一线城市,某白领转发一条英国知名老牌摇滚乐队来华演出的微博,并评论:“一个伟大时代的创造者,再贵也要去。”
场景四:某县城的网吧,男青年玩游戏累了,点开直播间,观看知名MC的喊麦,几分钟后,男青年热血沸腾,点一个价格是他半天工资的礼物送给主播。
这些完全是个人主观的看法,不具备任何公信力,我也不是什么权威,写这个也是图个好玩。再说列举的大部分电影都是当时的热片,大家自有自己的判断力。确实赵本山(《一代宗师》)、小沈阳(《唐人街探案》)表现不错,但他们发挥好的电影比起我个人所谓的烂片而言实在是太少了。有人提醒我会不会被攻击,这倒没什么,我有评论影片的权利,别人也有评论我的权利。已经有人私信来骂我了,我只想说大家何必呢,因为我生这么大气不值当。我来给大伙筛选下国产烂片的标准。来替大家省钱啦!十年前,本人立志要成为电影界的“神农”,阅遍天下烂片然后警示世人。当初发愿只看三年烂片,没想到,三年之后又三年,不知不觉就走过了十个年头。如今我还常常独自走进电影院,除了一对对秀恩爱的小情侣带来的心灵冲击外,这些年来烂片的来势越来越凶猛,我的钱包和心脏也越来越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冲击了。在此,为了大家的幸福,本人呕心沥血、披肝沥胆、绞尽脑汁地总结了这篇《国产烂片避雷手册》来普度众生。当你走进影院,不知道该看哪部电影时,不妨把这张单子拿出来,说不定一顿麻辣烫的钱就此省下。希望大家珍爱生命,远离烂片;记得收藏,幸福一生。
哪些导演的片子轻易碰不得。王晶,作为录像厅时代过来的少年郎,曾经的王晶带来过风光无限的《赌侠》系列,又兼职了两性知识的启蒙老师。可如今,年年拍新片的王晶已经成了烂片的保证。光是2016年,你可能就在影院里骂过三次王晶,分别是《王牌逗王牌》、《宝贝当家》、《澳门风云3》
演技烂,故事乱,内容低俗,三观不正,表达太多却一个都没表达出来,情节不合逻辑,各种穿帮各种粗制滥造,肯定就是烂片无疑了。
当然很少有电影电视剧把所有缺点占全的,那么有的片子就不好定义是不是烂片。以下我个人看法:(三观不正肯定烂)
一,喜剧片。不怎么搞笑是硬伤,加上其他想表达的东西没表达出来,动不动飙脏话,用别人用烂的梗,就已经是烂片了。
二,文艺片。表达不清楚自己要讲什么故事,再加上演技欠缺,故事低俗狗血,肯定就是烂片。
三,恐怖片。靠音效和恐怖镜头贯穿全片,没有故事可言,为了恐怖而恐怖。
四,悬疑片。逻辑不对是硬伤,故事没波动,老套路,烂片。
五,科幻片。中国的科幻片,特效钱不够,强行带入逻辑,烂片。中国的科幻片基本都是烂片。
六,古装电视剧。服装浮夸不和年代,剧情拖沓注水,情节老掉牙。
七,现代伦理剧。你看着不生气一定是烂片!
八,青春偶像剧。剧情老套,一男多女,一女多男,演技浮夸。。。。不说了
一个“经济学家”,做事说话非常不靠谱。骗了太多人又靠着“聪明”不认。最后落得凡是与之交易的,都是利用他而已。
都知道,他人品差,爱演戏。说话做事不靠谱。
必经是“经济学家”,有些财务方面的事,他能做能说,其他人能力有限。对他就是只有利用,且是不信任。因为,他会钻空子,会叛变。会为他私利,不择手段。
最后,他名声臭了,正常人都不理他。只有同类小人为了利益和他缠斗。这种人不可能赚大钱,不可能心安,不可能获得人世间最美最纯的朋友爱人等的关怀。
此类系小人。
其他一些学音乐之类的,所谓“专业”但傲慢至极的人也是小人。
都是生活中鲜活的实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