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的是文化核心,而日本仅仅是有形而已,日本的语言思维方式注定了会钻牛角尖,形式上会追求极致,核心上却是小家子气的野蛮。中国有的是几千年来积累的文化核心,在历史潮流中不断进化,你要喝茶,有各种茶品茶具讲规制那也不少,要学武,龙泉买把剑,大把的套路,当然套路只不过是把招式串起来的,实际战斗是一招一式信手拈来的,有侠士精神,有音乐,有本土宗教,有不尽的美食,只能说中国广博,文化广博,只在于个人去发掘发展,中国文化并不是弱,而是49年之后经历各种浩劫运动,政府压制拢权,以及经济发展逐利,文化层面才会毫无建树,一旦民众衣食无忧自由发展,被压制的文化才会迅速表露出来。
工业文明摧折大宗族几乎是必然的结局,但在小家庭之上有些东西是否还要唤醒呢。先秦两汉的血性,士的精神凋敝如花。唐宋帝国的浮华,盛世无常。明清的深沉凝重,哲人王的实践在默默进行。迟早有一天,我们还要唤醒远古的意志,洗去身上的污秽和泥垢。这种精神,出现在先秦两汉,是吴起的执着,是苏武的等待,是曹操的身不由己。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是阮籍哭路歧,是刘琨的扶风歌,是祖狄的中流击楫。出现在盛唐大宋,是裴度武元衡的坚持,是李愬部下对于平淮西碑的愤愤不平。
在中国的语境当中,道是非常高贵的,所谓形而上者曰道,形而下者曰术,所以在日本被称为道东西在中国大多被称为术,或者是艺,技。比如剑术,茶艺,琴技等等。然后来阐述一下在现代文明中,这些传统文化的不断萎缩和退化,这并不只是在中国如此,在日本传统文化同样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时候不断弱化,因为现代化的生活和那些舒缓的文化节奏并不兼容。
儒士 “仁义礼智信” ----日本继承了“礼”,但没有继承“仁义”,他们要勉强说,只有“从众”而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另外还有墨侠,这个另一条传承.....题主提到的武侠,就传承自墨侠。“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说这话的法家也其实作为显学传了下来。
比之武士,我们中国有更NB的,武侠。武士道的核心是忠,忠于自己的主公,没有主公的武士则如丧家犬一般。中国的侠客们则忠于自己内心的良知,敢于挑战规则和权威,拥有海阔天空般的精神自由。金庸和古龙的小说,香港的武侠电影不都是在宣扬这些么,比武士道不知道高明到哪里去了。
商王朝的崩溃,治理天下的种种羁绊,让周朝公族对天命,祭祀和政治制度都有了新的理解。尚鬼神,不一定能得到天命的垂怜,不如敬祖先,重德行。贵兄弟,却不能换来王朝的稳定,不如分嫡庶,重子嗣。对天命的敬畏,对祖先,对德行的重视,贯穿了尚书的始终。无独有偶,左传里面也渗透着这种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