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是小品演员,陈佩斯是话剧演员,而小品和话剧其实是两种表演形式,不应放到一起来比。
小品这种表演形式是随着电影和电视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可以追溯到默片时代,就是把戏剧表演从舞台上搬到了银幕上,摄影技术在带动表演上最大的突破,就在于使演员的表情和动作细节得到放大,人的面部表情极为丰富,能够更为精准的表达情绪,引发观众的共鸣,而原本很普通的动作,经过特写放大之后,也会产生很好的笑果。
我们看著名的小品演员,从老一辈的赵本山,潘长江、巩汉林到现在的东北F4,无一例外在外貌上都非常有特点,有句戏谑的话,说歪瓜裂枣的都去演小品了,长相和丰富的表情是小品演员最大的加分项,讲台词比不过相声,讲动作比不过戏剧,所以在更大程度上,小品是一种面部表情的表演艺术,演谁都是自己,是小品演员的最高境界,而小品这种表演形式,其实是故事为演员服务的,从小品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的突出演员自身的特点。
而话剧表演的要求截然不同,在话剧表演中,强调的是人物为故事服务,要求的是演谁像谁,如果仅从表演的层面来看,话剧的演出比小品无疑有着更大的难度,这就是小品和话剧最根本的差别,小品塑造演员,话剧创造故事,而作为观众,我今天想看明星,明天想看故事,自己掏钱,凭什么要你说好才行?
艺术是为大众服务的,观众是艺术的试金石,粉丝大量买本山小品单,并将其捧上巅峰,便是对其艺术造诣的最佳最有力的肯定!赵本山与陈佩斯皆为红极一时的小品演员和艺术家。二位究竟谁的艺术造诣更胜一畴?这个问题亿万观众心里都有杆秤,亦有一把尺子。窃以为,仅就其小品艺术造诣和后来二人发展的现实高度观之,便不言自明。陈佩斯小品起步较本山早,亦曾热过一段。然而,自从草根出身的本山将土得直掉渣的小品推上大雅之堂之后,立刻秒杀了垄断小品舞台多年的陈佩斯,吸粉量一路飚升,央视及地方台的小品市场皆被本垄断,独领风骚十余年。陈佩斯一败涂地。
其实如果说要从小品的数量上来讲,赵本山的确在陈佩斯之上。赵本山从第一次登上春晚爆红后到如今,已经创作了近100部小品,而凭借《不差钱》和《卖拐》这两部小品也是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不仅仅在小品数量上优势,在收徒弟上,赵本山也是一点不含糊,至今光手下知名的徒弟就有近60人,这家大业大的,估计陈佩斯是望尘莫及了。从小品的艺术表现形式上来对比两人,其实从陈佩斯和赵本山的小品中两人都具备了优质小品的特性,无论是陈佩斯的《吃面》还是赵本山的《卖拐》都是不差上下。
陈佩斯永远的小品之王!陈佩斯的小品百看不厌,赵本山的小品看一遍就不想看了!这就是差距!
赵本山能表演又有一流语言口才,陈佩斯能表演但是语言口才太差,赵本山比陈佩斯更上一层楼
陈佩斯比赵本山高。陈佩斯是艺术家他用他的艺术才华给大家带来笑声。赵本山只是耍笑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