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是钢琴诗人,单论演奏的技术难度他的作品并不大,很多学钢琴的童鞋,也都会在考完级之后或水平答到一定程度开始刷肖邦的集子,本人也不例外,花了5年时间基本上练完了所有肖邦较为出名的独奏作品(除去他的那个作品号67还是多少的song与一些很难找到的谱子)
肖邦的作品给我最大的感觉在于精致与感情丰富。以第二谐谑曲为例,第一主题下降D大调的那一段旋律左手看似是伴奏部分,但是也是由两个可拆分的独立的声部构成,一个稳重,一个华丽。高音区由风平浪静逐渐加强,感情线很连贯,但却又错落有致,拿练琴的感觉来说就是单看很简单的一个段落,却需要静下来很认真的去分析乐句间和声部间的关系,才能听起来有那么点意思。
再说第二叙事曲,行板部分的风平浪静和快板部分的波涛汹涌对比之强烈让人很难理解。若把他看做心情的写照,则能很容易的读出作曲家当时的纠结和挣扎。如此大起大落的情感波动对演奏者的驾驭能力有极高的要求。练肖邦练到后面就是在想作曲家当时在想什么?我要如何表现出我理解的他所想的内容?但你要问第二叙事曲弹下来很难么?我只能说真的很简单。
所谓诗,讲的就是意境和情感,肖邦亦是这样。论难度比不了帕格尼尼比不了拉赫玛尼诺夫,甚至贝多芬的晚期很多作品也在难度上远大于肖邦。但他的作品精致,每个乐句都有不同的情感和表达内容。肖邦听多了会腻倒,哪怕是个最小品的夜曲或玛祖卡,都能让我从里面每次都找到不一样的东西。他的作品给我的感觉,就好比在用最平实的语言,说出最漂亮的话,表达出他所有的一切喜怒哀乐。
引用一下他女票的话吧: 他的天才同任何被他承袭的大师一样广阔、全面和精深;从性格上来说,比巴赫更精致,比贝多芬更有力,比韦伯更有戏剧性。他集三者于一身,然而他还是他,在挖掘情趣的时候比他们更微妙,在表现宏伟壮丽时更朴实无华,在倾诉悲痛时更能催人泪下
------- 乔治 桑
肖邦曲子难度其实要辩证看待,基本功扎实的情况下弹出来并不难,小学比赛练谐谑曲大概就一两个星期左右。但是最难最难的是弹出神韵吧,无论是夜曲、圆舞曲、玛祖卡还是练习曲....所有音符都是有故事的,就所谓的弹肖邦是需要忘记你所拥有的所有技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