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中国也诞生了最好的青春片——《阳光灿烂的日子》此片甚至被《时代周刊》评为94年度全世界令人赞绝的、至今仍渴望观看的影片之一。它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全新的中国电影,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也许是当初取得的成就过于耀眼,所以导致了往后的20多年里,国产青春片断崖式的跌落,粗制滥造质量低下狗血矫情已经成为了国产青春片不可磨灭的标签。
中国近几年的青春片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从2010的短片《老男孩》,到2011年的《青春期》、《那些年》;从2012的《青春荷尔蒙》、《全城高考》,再到2013年的《致青春》、《中国合伙人》,这些青春片在近几年大荧幕上的频频露面,也让我们注意到这些电影的反映内容,以及它背后关注的社会问题。
2011年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上映,2013年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两部电影都赚足眼球,吸引了足够的话题,当然票房上自然也是赚得盆满钵满。也让我们看到了遗憾的青春,或在青春里死去,或者浑浑噩噩的过完一生。
如果探讨仔细的话,我们会发现近几年的国产青春片,是与中国社会的某些突出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如高考问题、就业问题、学习阶段的成长问题、80后生活中的问题等等。这些现实中有些刺手的问题反映到影视作品上来,其社会影响可想而知。
在票房回报率上,它不及动作片和喜剧片的商业价值,同时,如果论及电影的文化价值,与文艺片相比,它又显得相对单薄。但是从另一方来看,这一类型片却有着值得人们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它的社会价值和它所引起的更多的社会话题。
在这个小鲜肉纵横的时代,国产青春片并不能免俗,为了票房,为了某个鲜肉的巨大流量和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电影制作团队不惜重金邀请出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