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务风云》(美)2006 这个电影的中文译名很糟糕,摒弃了原名《牧羊人》不用,竟然找个如此恶俗的名称。这个名字不仅和影片内容不大相符,而且有损罗伯特德尼罗导演作品的温婉风格。因为,如《牧羊人》这样的片名,更符合拿着导筒的演技派巨星所要提倡的某种情绪。影片导演是大名鼎鼎的实力派影星罗伯特德尼罗。这位长期生存在演艺界峰顶的寂寞高手煞费苦心将原著纪实文学转换为影像化的纪实电影,可谓用心良苦。
《特务风云》记述一名FBI谍报人员从入行到最终离任的几近半生的谍报生涯的全程。影片通过各个时期发生的典型事件来凝聚为维护国家安全尽职尽责的谍报人员的生活和事业。同时,影片也是一部标准的充斥尔虞我诈阴谋与黑幕的纪实影片。影片的价值在于适时展现了纵横数十年的美国风情和世界政治背景中历史怀旧以及各种熟悉事件的重现。这样的电影,因为时代与历史的交错而变得让人耐看,并不在乎故事情节要如何跌宕起伏。如这样的故事,其核心大都是展示个体在种种阴谋以及长期生活在封闭环境中的人性煎熬,从而达到批判现实的作用。
德尼罗并没有这样处理,反而试图将影片处理为一种怀旧情怀交杂历史感的叙事性影片。因而,影片虽然具备全面的真实感和史诗性,但主题的含糊其辞完全将影片推向了碌碌无为的境地。这是影片最大的诟病,是德尼罗第一部导演作品的败笔。
可惜的是,年轻的、新生代的迪蒙对于这种跨越世纪的角色饰演很不到位。他的表演并没有什么过错,而最大的问题是他无法掌握过往时代中人物的特征和情绪。新生代演员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足够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在高度现代化的当今,年轻人的知识积累和人生阅历几乎为零。
这是影片的第二个败笔,迪蒙版的漫漫人生绝对无法同德尼罗的演技相比。而可惜的是,这却是一部德尼罗电影。影片长度为二小时更多一些,慢慢看来,也没有停顿,感觉还好。这证明,罗伯特德尼罗的导演技巧还是蛮不错的。但是,仅仅从这部电影的风格看来,德尼罗先生的个人品质仿佛与眼下这个时代流行的东西格格不入,看上去很象是九十年代初期那股追求真理的气质。这种风格如今已如恐龙一样难以寻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不知道德尼罗以后的作品会不会是如《特务风云》一样获得尊重和包容。
影片没有聚力针砭什么的意思,那德尼罗为影片营造的某一种情绪化的绽放则有些味道。这种味道就如另一个片名《牧羊人》一般,是一种抒情。虽然,这种感觉在影片中一直内敛,但似曾相识之感却极为强烈。
细细琢磨,竟然与经典之作《教父》的极致味道完全相同。在黑帮电影中浸透精髓的德尼罗不温不火的沉淀了这种文学化的情绪,舒缓沉重中透着某一种性灵的味道。这种情绪的制造无形中使干涩的政治内容变得温婉了许多,为影片镀上了一种人文气质,有些类似于文学作品中散文格式。影片中的人物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作为,也没有打打杀杀的经历,实际上他更像是一名后台支撑的高手,负责为一线提供置人死地的证据。而在生活中,时间的跨度从年少无知一直到发迹斑白,整个人生为谍报工作的阴暗和人性的撕裂而倍受折磨。德尼罗在自己作品中全力培养日益红火的马特迪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