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出租房或许很老旧,或许很毛坯,但也是一个临时的家。清茶静泡,咖啡现磨,加少许方糖,生活便有了仪式感。细心挑选的小摆件,蓝牙音箱放出的音乐,切上一碟水果慢慢品尝,用软沙发、大鸡腿慰劳一天的劳累,在旋律里找到生活的节奏感。我们需要仪式来美化我们的生活,让平凡乏味的日子也有光芒。就好像在人生的长河里,你需要不断地在这条河上建造各式各样的灯塔,让你更认真、更专注、更快、更高、更强。让这些灯塔标记你的存在,在每个普通的日子里,锁定你的精神内涵。
《小王子》里,当小王子问他驯养的狐狸“什么是仪式” 的时候,狐狸说:“这是另一件经常被人们遗忘的事情”,“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比如我们春节吃团圆饭这样的一个仪式更能暗示我们要认真对待与家人相聚的时刻,并更懂得珍惜身边的人。所以仪式会给到我们某些心理暗示,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知道要认真地去对待某些人事物。
有许多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的情感的时候,人们常常会用仪式来表达,经常把情感挂在嘴边的人想必很少,比如你可能不会常对你的爸妈说:“爸妈,辛苦了,我爱你们”,80、90年代的我们似乎不怎么好意思说出这些话,但是藉由着父亲节母亲节或其他节日就能更好地表达。所以仪式在许多时候是一个很好的感情寄托,而仪式感也能更加容易让人体会到。
人生苦短,你很需要仪式感!《绝望的主妇》告诉观众,无论身心多么疲惫,都必须保持浪漫的感觉,形式主义虽然不怎么样,但总比懒得走过场好。朝九晚六的工作,每天固定加班,下班也只能面对小小的卧室,成堆的淘宝快递,被困在城市里的租房一族,更需要生活的仪式感来激励自己。生活无处不丧,以什么视角看待它,很重要。
生活中需要仪式感,其不仅是一种仪式,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情调的象征,比如:中秋吃月饼、情人节送花这都是生活基本仪式感的体现!婚姻中,两个人生活更多需要仪式感保持生活的激情,并不是不爱,而是刺激长久以来已经习惯的基调,用彼此才知道的符号或者动作去滋润生活的疲惫!
让我想起一个人喜欢过的人,他说"生活伴随有仪式感"。对生活怀有仪式感的人应该是珍惜生活、热爱生活、充满感恩之心吧。所谓的仪式感,让生活更加丰满生动,重点还是在于自己,仪式感伴随的应该是规律或者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