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蒂克消亡史》就像是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有着十分强烈的导演个人的风格。不管是在运镜上还是在人物关系设置上,亦或者是在故事的时代背景选择上,它都弥漫着一股旧式的风情和情怀。在《罗曼蒂克消亡史》里,所有人做的事情都有一个讲究,一个老上海的风味,就像是葛优的角色,最后当着章子怡的面杀死了那个害得他家破人亡的日本人,他曾经的亲人一样。在杀人之前,他捆来了他一手抚养长大的侄子,也就是那个日本人的亲儿子,只要日本人选择投降认错,那么这两个孩子就不会死。然而,日本人为了自己的国家荣耀,坚决不承认自己当年所做的一切是错误的,于是葛优毫不犹豫地杀死了他的两个侄子。
它的故事充满了宿命的哲学意味,但是讲的又不是一板一眼的清楚,通过环线设计,让故事呈现在一个永远不会停止的圆环当中,所有人的命运都仿佛不会停下,只能够在命运的轨道上不断往前,再来到命定的结局里。
同时,这部电影并不好懂,它在讲述的时候采用了许多的留白,需要观众自己想象和体会,它讲的也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故事,而是描绘了一幅旧上海的众生相。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是时代的一份子,又人人都不是主角,因为只有时代才是主角,而那样的旧上海已经不在了,正如同那些旧式的罗曼蒂克,已经消亡。
女性职业生涯规划第一人
微信公众号:白小白在线
id:bxblady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和《刺客聂隐娘》差不多,一个文艺片,看不太懂,拍给下一代的人看的吧;还有的说这部电影得沉淀沉淀才可以看懂,就像星爷的电影,星爷的电影刚出来的时候也不是太被接受;有的人还说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烂片;还有的直接抨击上了主演?看评论看的我真的有点郁闷。
在我看完,一部电影的存在,没有什么拍给下一代的或者是什么看不懂的电影,电影是拍给懂得人看的。这部电影看的懂的就看,看不懂的就走。和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一样。
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其实道理很简单,不过是拍摄手法或者是叙事手法过于的碎片化了,叙事性太杂太散,时代背景太大,人物太多,都不是太突出罢了。但是电影最后的那一幕我理解成为了“该报的仇就报,没有什么孩子是无罪的之类的话。当初你杀我孩子的时候,我的孩子也是无辜的,如今我杀你的孩子,尽管他也是无辜的。”
这部电影因为偏文艺,很多人表示不再那么好看,但是仔细看看,安静的看,这部电影挺惊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