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前面三分之一时,我们看到的芬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香港人,如果你有看过很多港片港剧,一定能够感受到影片前半段普通人的香港是如何真实。相比早些年《心魔》拿下影后的惠英红,她历经岁月磨砺后爆发出的能量简直满分,对阿旭卸下防备的她,完美饰演了一个陈旧、善良、固执、寂寞的老人形象。那句“做人就是你帮下我,我帮下你”实在是做人最基础的原则,
她对待阿尔兹海默症的态度、立遗嘱和追忆年少恋情都丰满了芬姨这个角色。而她唱起《我找到自己》时,更是让人叹之风韵犹存。人应该往哪里去,过去就让它过去,这首歌是对电影最合适的总结。相比《桃姐》情到深处的叙事和剧情而言,《幸运是我》保持了主体风格的很多细节处理都很不错,如阿旭父亲去母亲墓前拜祭、茶餐厅老板娘笑脸迎人后的鄙夷神色。其他次要人物刻画也是反映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人生,比如阿旭爱闹矛盾的两小口子朋友、相当有趣的阿甘、不幸的花胶姐等,他们体现了真实的香港。
陈家乐饰演的阿旭这个角色前半段性情暴躁冷酷无情行为不检,虽然知道母亲的离去和父亲的冷漠造就了这样的他,但还是相当不太喜欢,而陈家乐也稍微有些过力了,当然这和中期真正的感情与行为形成鲜明对比。随着剧情推进,陈家乐的表演也渐入状态,几场情绪爆发相当感人,包括他在医院和父亲冲突的一幕。而阿旭是典型的青年人例子,
在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各种缺点或者优点,这就是市井人物的写实人生。没有人会是永远绝望的,只是没有向他们展现温暖一面。如果说整体剧情有些刻意,那么惠英红就是使得电影变得丰满的最重要元素,芬姨的人生可以视为惠英红半部自传。角色设定是一个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孤寡老人,但《幸运是我》并没有大肆地宣传这种近乎死亡的绝望人生体验,而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对抗这种无法痊愈的病症,用真爱用行动用人心,这些都是我们轻易能够做到却难以坚持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