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老歌,歌词非常之古典,非常之优雅,非常之不懂说了些啥。每个字都看得懂,每句话都明白,连在一起就不知道啥意思了。这首歌叫做“中华民谣”,作词张晓松、冯晓泉,作曲冯晓泉。歌词如下:童白: 朝花夕拾杯中酒 寂寞的人在风雨之后 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 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我在风雨之后,时光的背影如此悠悠,往日的岁月又上心头,朝来夕去的人海中,远方的人向你挥挥手,南北的路你要走一走,千万条路你千万莫回头,苍茫的风雨何处游,让长江之水天际流。
12年前林俊杰,出了一张大热专辑的《曹操》。主打歌《曹操》就有很多强行押韵的歌词。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这句话无论是语法还是逻辑上都有问题。“不是英雄,不读三国。”本身就不是一个严密的逻辑判断,这句话的正向表述就是:“读三国的都是英雄。” 后半句则是完全为了押韵,按照逻辑,不如说“若是英雄,怎么能不读三国”更为严密。
我想要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土耳其什么时候浪漫了?)然后一起去东京和巴黎(从土耳其去东京和巴黎,地理是音乐老师教的?)其实我很喜欢迈尔密(把迈阿密念成迈尔密是哪国英语?)还有黑人的洛杉矶(洛杉矶靠黑人出名的?)
让蜡烛代替所有灯(这句没问题),让音乐代替话语声(也没问题),此时无声胜有声(???强行押韵???不矛盾嘛?都有音乐了还无声胜有声?黑人问号🌚🌚🌚?)
陶喆《小镇姑娘》“还记得多年前跟你手牵手,你都害羞得不敢抬头,只会傻傻地看着天上的星星。”不抬头是怎么做到看星星的?
五月天《我又初恋了》“难道我又我又初恋了,不可能我又我又初恋了,可是真的真的初恋了,这一种feel”,是怎么做到初恋还能“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