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肯定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要看找一定的分配比列来的。
相声的捧哏和逗哏分账是不固定的,没有任何一条法律和劳资关系里写清楚了他俩应该怎么分。
首先我们要理解,逗哏和捧哏是有区别的,逗哏叫“独,霸,狠”,捧哏叫“馋,懒,贪”,捧哏总要比逗哏慢半拍,当然从舞台分工来看,毫无疑问,逗哏的话多,捧哏的话少,有的捧哏就“嗯,啊,这,是,我呀等”。
从道理上讲,逗哏比捧哏拿得多,为什么呢?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资分配,都合理。按劳分配,在台上卖力气流汗,捧哏站在桌子里头就那几句话,从劳动力的付出来讲,可能逗哏更多,他多拿点也正常。
但是以前基本上相声都是师傅带徒弟,师傅年轻力壮,可能做得都是逗哏,到了年岁大了,经验特别丰富,开衫带徒弟,为了更好地教徒弟,师傅就给徒弟做捧哏,让徒弟逗哏,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多见。但是相比较收入,肯定是师傅拿的多。
捧逗一对搭档要一样。相声演员的薪水差别不体现在捧逗上,而是场次安排上。比如一般一场相声演出是五个节目,第一个叫头场或开场,最后一个叫底活,倒数第二个叫倒二。一般情况下薪水排序是这样的:底活>倒二≥头场。有明星大角单论。
所以,有人问相声里头捧哏和逗哏工资怎么分?没有一定的规矩,说白了谁的名气大,谁的能耐大,谁就拿得多,就像郭德纲,郭德纲给人干捧哏,也不可能有人那的过他,为啥?因为他名气大啊。
所以这行跟社会其他行业好像没什么区别,要么按劳分配,要么按资分配,现在相声班子做不到这一点。
以上就是我对逗哏和捧哏收入上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应该不一样,就拿九辫儿来说,一场下来张云雷太辛苦了,返场几乎没杨九郎什么事儿
以前不一样,逗哏拿的比较多,因为毕竟需要更卖力气,但是德云社的演员好像捧逗是五五分
别家不知道,德云社好像是一样的。
之前好像在台上说过都一样
相声中的逗哏与捧哏现在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谁的名声大,观众指着谁买票,那可能在分钱的时候会多分一点,而且逗哏与捧哏在演出当中,所出的力也不一样,逗哏要求更高一些,根据分工不同收入的比列也有一定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