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即正义,用通俗的语言讲就是胜者王败者寇,再加上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中指依靠武力没有永远的胜利,只有一时的胜利,还有就是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胜利有各种各样的胜利,有一时的胜利,有长久的胜利,有反复无常变来变去的短时胜利,有通过强权取得的胜利,有通过以理服人获得人心取得的胜利,由于胜利有多和多样,以胜利即正义作为标准,由此催生出各种各样的正义,而且这样的标准最容易变成强权即正义,而强权本身是没正义的,所以,胜利即正义很容易走入强权即正义,最后演变成正义是强权的牌坊。
胜利即正义最早出现在日剧《Legal High》(《胜利即是正义》)里。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古美门用一个个官司证明了他的理论。比如第一季第四集,在小区居民反对开发商在他们的公寓面前建高楼,本来众志成城打算赶走开发商,结果开发商提出了优厚条件,小区居民就调转风向倾向和解了。之前的同仇敌忾到哪里去了?原来利益面前,居民们也经不起诱惑。只能说,我们以为的正义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正义,真正的正义必定是最符合委托人的意愿的。而委托人的意愿有时隐藏得很深,不能凭表面判断。
这是日本的一个片名,国内也有一个同名的网络小说。胜利即正义不是什么理论。如果当理论用,很不靠谱。这实际是中国古代一句俗语“胜者王侯败者寇”意境的翻版。日本很受中国古代唐朝文化的影响。这实际是一个投机主义、存在主义的唯心思想。历史上战争多了,希特勒差点打过列宁格勒。如果打过去了,是不是希特勒就正义了?这样想,犹太人民会不干的。这例子说大了。不要轻易提什么理论,这两个字不能乱用的。
胜利即正义,是时下全球流行的一种哲学观吧?是存在即合理的另一种说词。中国人对这种现象的认知已从古就有,就是成王败寇。如果具体地作解释,那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学说了,对立统一说可以解释大自然一切现象。可以有很多代名词用于表达自然现象。如丛林法则,辩证法则,潜规则等,都是同一个意思。表明人类社会也同样处在自由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过程中。
胜利即是正义这是出自日剧,主公提出的理论。从佛家,道家的思想都是让人们积极向上的,行善,积德。正义是作为人类的方向标。比如一个皇帝,用尽了阴谋,做尽了坏事,取得了皇位。他也会治理国家,用法律维护社会的安定,让人们安居乐业。所以正义是人类的本性。
胜利即正义的观点,跟我国说的。胜者为王,败者寇。同出一辙。有一句名言,一将功成万骨枯,包含了很多罪,与恶,残忍的杀戮。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哲学的观点,阐述的是一个辨证的理论。我同意胜利即正义的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