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开始,土豆网的收入状况就不怎么乐观,持续亏损,此种现象使得股东们极具压力,土豆网也受到董事会的压力,还受到低毛利和现金压力的严峻考验。然而,股东们似乎看到了土豆未来的发展前景不亦乐观,土豆被超越好像要成为必然。在短期盈利无望的情况下,股东们觉得选择并购这种方式可以用优酷的股票退出或者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在之前,土豆靠着UGC内容和盗版影视剧的火热,在线视频网站都过着挺滋润的犹如春天,然而在正版战争打响后,土豆直接从滋润的春天走到冰冷的冬天,这是一场靠烧钱才能赢得胜利的战争,可是土豆的钱从哪里来?搜狐视频、爱奇艺等视频网站背后有集团的支持,优酷作为龙头老大,尽管也遭受风波,但还好已经上市,乐视网则一直默默地囤积版权,加上传说中的可靠后台,也在市场上屹立不倒。而土豆却什么也没有,面临的选择只是被收购。
再加上当时的优酷网盈利状况也是持续下跌,两者“联姻”可谓是抱团取暖。如果土豆被被收购,那么留下来的空间是否能被优酷完全吸收?腾讯、百度、新浪等互联网巨头是否也会从中得到好处?这对优酷来说,不只是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也许是同时增加了好几个竞争对手,如果是这样,还不如并购土豆网这个视频客户端网站,不仅能在产品和目标用户群上互补,而且更有利于今后业务线的发展。
土豆尽管贫穷,但是它却拥有丰富的UGC内容和良好的口碑,可惜这些都不能当饭吃,这是搜狐、爱奇艺等在线视频的搅局者们觊觎已久的东西,若土豆落入这些饿虎的手中,对于优酷来说,无非就是一场大灾难。同时,优酷还出于对资源整合的考虑,特别的版权整合的考虑,可以降低运营成本。
1,优酷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缓冲,而是内容。缓冲是技术手段,只要本地有CDN,缓冲就能解决,但在中国,假宽带多了去了,缓冲也可能是你用了假宽带。
2.优酷的优势在于具有用户自己上传的内容,也有大量的影视剧,两者兼容,大而全,很多用户为了方便,上优酷就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
3.土豆已经没落,没有如果。从定位上看,优酷大而全,土豆是小清新,用户一般是比较文艺的或者是小众的,但在互联网视频群雄纷争的年代,小众的东西比较难实现商业价值,因为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用户不多,哪来的流量?
4. 随便打开一个视频,一分钟甚至两分钟的广告,还不能提前关闭,先不说b站这种无广告的视频网站,现在腾讯爱奇艺甚至一些黄色网站的视频广告都能在5秒3秒后关闭了,谁会折磨自己去看那60秒的广告啊,而且以前优酷还能根据你的喜好推荐视频,而现在推荐的内容也是乱七八糟都是些什么明星八卦,不没落才是不正常,版权也不是特别多,为什么要选它?
在中国,优酷的没落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优酷的用户上传内容这种内容产销模式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优酷“山寨”的是YOUTOBE,美国有上传自拍视频的习惯,而中国是在培育阶段(源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内容少,也是次品。另外,国内对版权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升,而优酷的一大问题就是版权部清晰。或许,几年之后,优酷才可能成为视频行业的王者。
优酷网和土豆网之间的争斗,不仅仅是来自于版权更来自于日常的琐碎公关工作,优酷网对于土豆网的负面从来都是添油加醋,而土豆网的公关部重要职责也是想着爆优酷网的负面。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虽然说是两者的合并,但是无论是土豆网再者这交易中的弱势,还是在未来管理层中王微位置的淡化,都在向外界说明这是一场收购和被收购、买和被买的交易。不过两者最终在资本的黑手操纵下,成为一家人,确实是不可思议的。
土豆在起始之初,发展的兴盛是大家看在眼里的,在创始之时拿了IDG50万美元,同时IDG拿走土豆百分之三十三的股份,而后来经过几轮融资之后,土豆创始人所持有的股份下降到了百分之一,差不多要完全失去对土豆的控制权,可以说,最终的赢家是投资人,土豆被并购后的优势很明显在渐渐消失,土豆没有办法和以往一样运作,这样的并购对于土豆来说可以说是极具灾难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