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华晨宇的印象还停留在哇哇乱叫,尬飚说唱的选秀歌手,那么你应该去听听他的《蜉蝣》《逃离乌托邦》以及最近演唱会上预演的《降临》,他具有一切同时代音乐人缺少的勤奋和天赋,必将进一步拓宽华语音乐的疆界。虽然中国版radiohead的评价确实太高了,但是成为一个中国版的muse或者everything everything,大玩巴洛克摇滚和另类摇滚还是可能的。当然,华晨宇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而不仅仅是以上两支乐队的翻版。
你说市场、营销、风格、专业、等等方面的差距,我都不知道也不感兴趣。我只问你的感受,当你第一次听到中岛美雪的歌、当你第一次听到王菲的歌、当你第一次听到惠特妮的歌、当你第一次听到avicii的歌、当你第一次听到孙燕姿的歌、当你第一次听到begin的歌… 你的反映是什么?无非好听or无感,经典or寻常,音乐从好听不好听的本质上因人而异、没有差距,如果一定要说差距,那或许是每隔一段时间总能出现一两首能让大多数人侵透内心、分泌肾上腺素、浑身鸡皮疙瘩的新歌,在这其中,中文歌的出现概率还没有某些语言歌曲频率高,这是最显而易见的微不足道的差距吧。
我不是很懂音乐,但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以拉丁语系为代表的欧美,和中文来比,从源头上就有各自的侧重点。简单来说,就是中文重视形体,而拉丁语系重视声韵。所以这就可以简单解释为何中文书法更有艺术性,而欧美音乐一直是强项。汉语是方块字,从外国人来看,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画,汉字为了重视形体的完整性,所以偏旁部首都完整保留,但是将读音却消除的厉害。例如“休”,人和木,但是读音却是xiu,和ren ,mu没有任何关系。
华语流行音乐现在陷入了一个泥沼,有点止步不前,甚至后退而这样的音乐大量泛滥导致人们开始不愿意费心去辨别什么样的音乐是高级的音乐,什么样的音乐是超前的、进步的音乐,而是接受着旋律简单、记忆点丰富的“流行曲”,或者听着烂大街的降调,对着华丽浮躁的歌词感同身受一般忧郁神伤。
华语流行音乐现在陷入了一个泥沼,有点止步不前,甚至后退,而这样的音乐大量泛滥导致人们开始不愿意费心去辨别什么样的音乐是高级的音乐,什么样的音乐是超前的、进步的音乐,而是接受着旋律简单、记忆点丰富的“流行曲”,或者听着烂大街的降调,对着华丽浮躁的歌词感同身受一般忧郁神伤。
可别说音乐人,你说有差距的是偶像,音乐人方面周杰伦和林俊杰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足够吊打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