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姿,可能是华语乐坛迄今为止最后一个有机会成为天后的女歌手。甚至连王菲在采访中都说过,「非要说接班人的话,我觉得孙燕姿,但我们的路线不同,不能这么说吧」。我一定要强调「歌手」这个词。她在整个职业生涯,一直专注于歌手这个行当,既鲜有去电影客串,也不试图涉足综艺圈。在孙燕姿之后出道的女艺人们,并非没有大红大紫的;但她们更像是一个「超级偶像」,而不是「歌手」。(这其中也包括了蔡依林,李宇春之类的)。而所谓「歌手」又是如何,得是像凤飞飞、刘文正那样,在娱乐圈活跃时依然深入简出;而一旦退隐,便是任谁也获得不了他们太多消息。
首先,唱功只是决定一个歌手的很小一部分因素。“风格”才是一个歌手最重要的部分。不然孙燕姿也不会在20世纪初革掉了上世纪一批“天后“的命。其次,一个歌手在录音棚里的发挥肯定和现场不一样。孙燕姿、王力宏都属于录音棚水平远大于现场的。林俊杰、姚贝娜、平安可以划分为现场水平高于录音棚的。再次,孙燕姿早起现场和现在的现场唱功是有差距的。我当年买的她2002演唱会CD和现场听的kepler相比,孙燕姿现在存在”气短“这个问题(这里不说演唱时候降Key,大部分歌手也确实都这样)。
孙燕姿无论是嗓音还是外貌个性都是风格鲜明的歌手。歌曲中关注个人成长很多,她除了早期受束缚外都尽量有自己的生活节奏,是可以和歌迷一起成长的歌手。她音乐素养相当高,顶级钢琴文凭,从小习琴让她对音乐敏感度高,有人不屑她的创作和制作,我倒觉得她应该在制作上多下功夫学习,这样会更自由。很期待年底的新作。作为歌手包装定位是必须的,但越到后期越感觉到,有些东西是包装不出来的,特别喜欢她自己写的文字,演唱会碟片里的文,给自己的信,最早都没有读者的博客,非常有文采和想法。
孙燕姿的演唱技巧,我觉得还不错。而深入的分析我就不做、也不敢做了,毕竟我也不认为这个东西很关键。孙燕姿的长处在于她对情感非常好的把握和优秀的「语感」。孙燕姿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她有非常特别的音色。通常大家都喜欢柔和、清亮的女声。然而,孙燕姿的声线,不仅有女中音、高音歌手的柔和清亮,还有一种独特的「洪亮」。这是一个通常认为比较雄性的声音特质,在女中音、女高音歌手中是比较少见的。这样的特质,也给孙燕姿增添了很多「声音表达」的可能性。
从天黑黑到跳舞的梵谷,我不能保证她所有的歌都感动过我,但是最起码的孤单和成长,都有她的陪伴,有人说一首歌的影响会有多深刻,我最想说的是这种深刻是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你,每次难受时听听天黑黑,遇见,我不难过,会走出自己的另外一份天地。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单独作战的个体,前进的路上抑或有阻碍,此时听听the moment和逆光,你会蜕变成自己难以想象的样子。
在我看来,对于一个歌手来说,可能声音辨识度的重要性更高于唱功,至少在现在这个明星泛滥的年代。当一个歌手有了唱功并且声音兼具辨识度的时候,若她的歌是你喜欢的风格,无疑你将对她的声音开始产生依赖性。“没有一个22岁的女生像她这样唱歌”,这是华纳在世纪交替的2000年,给这个一鸣惊人的小女生的形容。而她此后每一张专辑的主打歌,她都用她的声音给予了歌曲最棒的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