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奥秘致力为广大影视爱好者提供电视剧电影未完剧情揭秘
你好,请登录

元明清时期的音乐什么样?优质

983次浏览| 2022-03-01 12:05:19 更新
来源:互联网
3个回答
满意答案
189 0

元、明、清三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元代戏曲称为“元曲”,有杂剧与散曲之分。元曲音乐,来源于唐宋词曲、大曲、诸宫调中名曲及北方民间流行乐曲。其中,单个乐曲称小令,若干同一宫调七声音阶北曲的单体乐曲依一定的逻辑连成组曲,前有引子,后有尾声,称为套数。南方戏曲独称为“南戏”,戏曲由五声音阶的南曲构成。元代中期以后,杂剧戏曲南移,南北戏曲合流,形成“南北合套”的戏曲套数。?

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形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传奇》音乐有《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等四大声腔。其名声显著在明朝,其形成之始则在宋、元两朝。?

北方有《秦腔》,起于陕西,以枣树梆子为板,因称为《椰子腔》,音乐高亢激越。又有《西秦腔》,起于甘肃,音乐苍凉深沉,后演变为《西皮调》。《西秦腔》与陕西民间音乐结合,分别形成《西路梆子》和《东路梆子》。

清初,有《二簧腔》,起于江西,传到安徽、湖北、广西。又称为《湖广调》,或说因湖北黄冈、黄陂得名“二黄”,《西皮调》与《二簧腔》结合,形成《皮黄腔》,是徽剧与汉剧的戏曲音乐基础。

元、明、清时期,是我国戏剧、曲艺、民间歌舞空前繁荣的时期。

元代统治者不重视文化的发展,他们追求的是声色犬马的享乐,其中就包括对歌舞音乐的喜爱,他们甚至在行军打仗的时候,也以歌伎自随。

元人统一中国以后,在宋、金杂剧院本和诸宫调的影响下,吸收了北方一些地方文艺和民歌的养料,形成了一种新的表演艺术——元杂剧。

元杂剧已经是标准的戏剧了,有情节,有场次,有角色行当的划分,有唱、念、做、打的基本表演程序。它的音乐,实际所用的宫调只有九个,即所谓的“五宫四调”。

词到宋末,很多都已经不可歌了,一方面是文人创作过分雅化,已经丧失了词的通俗性和生活化特色,已经远离了广大民众,成为少数文人雅士案头的玩物。一方面,是旧谱的零落。

就是可歌之词,大多已经传唱数百年之久,早已没有新鲜感了,因此,统治者和文人雅士又把眼光投向民间,到民歌中去寻找新的形式,去汲取新鲜的养料,创造新的艺术形式。于是,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散曲就应运而生了。

237 0

1.鼓词类:梨花大鼓、沧州木板大鼓、京韵大鼓、乐亭大鼓、东北大鼓、河南坠子等。

2.弹词类:苏州弹词、开篇、扬州弹词、长沙弹词等。

3.时词小曲:天津时调、上海说唱、湖北小曲、四川清音、湖南丝弦等。

4.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渔鼓、衡阳渔鼓、四川竹琴等。

5.牌子曲:单弦、南音、广西文场、兰州鼓子、青海平弦等。

6.琴书:北京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山东琴书、四川扬琴等。

7.走唱:十不闲、莲花落、二人转、凤阳花鼓、车灯等。

8.杂曲:绍兴莲花落、锦歌、三棒鼓、善书、粤曲、荷叶等。

这些说唱音乐,有的偏重于说,有的偏重于唱;有的由唐、宋以来的鼓子词、唱赚、诸宫调等并吸收戏剧音乐发展而成,有的是在民歌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收到983个赞
最新文章
元明清时期的音乐什么样?
元明清时期的音乐什么样?
追剧小科普03-01
八点电竞
八点电竞
983
莫扎特的妻子到底是怎样的女人?
莫扎特的妻子到底是怎样的女人?
追剧小科普03-01
莫秀才拆电影
莫秀才拆电影
906
星座理论是不是伪科学?
星座理论是不是伪科学?
追剧小科普03-01
八个卦
八个卦
811
吉他的调音器有哪两种?
吉他的调音器有哪两种?
追剧小科普03-01
手游视界视频中心
手游视界视频中心
571
什么原因会使得你们和前任偷情?
什么原因会使得你们和前任偷情?
追剧小科普03-01
白菜的王者梦
白菜的王者梦
960
在你喜欢的 CP 中,你觉得很幸福的是哪两个人呢?
在你喜欢的 CP 中,你觉得很幸福的是哪两个人呢?
追剧小科普03-01
米奇游戏圈
米奇游戏圈
804
你认为过年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哪些节目才算经典?
你认为过年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哪些节目才算经典?
追剧小科普03-01
票房分析师
票房分析师
847
聊聊你知道的哪些有钱人但是很节俭的生活?
聊聊你知道的哪些有钱人但是很节俭的生活?
追剧小科普03-01
穿越火线
穿越火线
903
说说那些让你很无语的电视剧都有哪些呢?
说说那些让你很无语的电视剧都有哪些呢?
追剧小科普03-01
猪农巴巴
猪农巴巴
654
女人离婚之后都过得怎么样?求分享?
女人离婚之后都过得怎么样?求分享?
追剧小科普03-01
东山人君
东山人君
576

东山人君

还没有个性签名哟
作者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13 WWW.YI2.NET All Right Reserved 湘ICP备160204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