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与悟空都加封为大职正果,但前者封为旃檀功德佛,属于文职,后者封为斗战胜佛,属于武将。老二八戒加封使者;老三沙僧则封为罗汉,就连小白龙,都晋升为八部天龙!
对于这样的结果,很多人都为八戒感到委屈,因为他的师兄弟们要么成佛,要么好歹是个正职,而自己却是个副的使者,但殊不知,其实最委屈的是沙僧才对,因为几人之中,观音唯独对他失了言!
我们先来看取经小队的核心人物——唐僧,众所周知,取经行动就是如来为他量身定做的,是拿来为他渡劫的,所以事成之后,他必然会回归天庭,回到如来的怀抱中。
在原著第8回,观音寻找取经人,顺路看望悟空时就告诉他,自己会寻来一取经人,路过此处救你,你若拜他为师,和他一路同行,有朝一日,任务完成,将会修成正果,最后,悟空如愿以偿,被封了佛!
再看八戒,观音在福陵山云栈洞找到他时,曾许诺他,若你与那取经人一同前往,顺利完成任务,将会免除你的一切罪责,脱离苦难,重新返回天界,享受荣华富贵。最终,八戒不仅重新回到了天庭,还混了个小官当当,吃喝不愁,又谈何委屈呢。
反观沙僧,观音当初是如何说的呢?观音告诉他,自己奉旨前来寻找取经人,取经人途经此处,你拜那和尚为师,保他一路西去不受伤害,他日任务完成,必将免除你的罪孽,叫你官复原职,不再受那飞剑穿胸之苦。
因此,最后算总账时,作为取经行动的指挥人,观音肯定不满!答应的事,最后当然不愿意兑现了。可见, 把领导当傻子的人,自己就是最大的傻子。领导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在他眼皮底下耍小聪明,肯定死得最难看。
因为如来和她对沙僧的表现不是很满意,沙僧在整个过程中只杀了一个怪物,他就是假沙僧,要冒充他取经,因为这触动了他的底线。
沙僧的本事不低,但被天庭事件吓到后,他怕后面的牛逼着怪物,所以每次都不敢真的打,沙僧的人生信条是聪明自保。当孙悟空和唐僧猪八戒发生冲突时,他一句话也不说,不管你是按东风到西风还是按西风到东风俗话说,没有责任,就没有朋友。孙悟空取经时,不把他当朋友,猪八戒也不把他当朋友,连唐僧也对他有些怨言。沙和尚不努力。
猪八戒是一路挑起重担的人,他一路领先马也是龙马,他为什么要领导它,因此,他基本上是循规蹈矩,他的作用是绝对可有可无的。如果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标准来衡量,他是最应该被裁掉的人沙僧的人生目标太低,忘不了回归制度,孙悟空的人生目标是追求自由,猪八戒的人生目标是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沙僧只想回到制度中,享受制度带来的风景。
俗话说,他只要求下一个,所以他只能得到下一个,沙僧不与时俱进,缺乏创新精神禅师吴超把心经传给大家。唐僧和孙悟空一路觉悟,终于成佛了,朱霸杰在高老庄和藏经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实践经验,孙悟空差点被红小子三摩地烧死,就知道挺胸救魂;穿过通天河,不知道水深,就知道扔石头听声音;走在冰上,就提议用布把马蹄包起来。
沙僧既没有官场生存的睿智,而且还没有生活的实践经验,他只有一种死在体制之外的方法。
在整个取经过程中,沙僧都没有发挥自己的实力,全程只打死了一个小妖,那就是六耳猕猴变出来的一个顶替他去取经的假沙僧,因为这触及到他的底线,所以他将之打死了。除此之外,他没再打死一名妖怪。
他一直都本着明哲保身的态度,不管大师兄与二师兄吵成啥样,他从来不在意,就连师父他老人家被妖怪抓走了,他也仍然不动声色,故作柔弱之姿,与师父一起被绑去妖怪家里做客。
人善被人欺,三个徒弟之中,只有沙僧不吵不闹,师傅说啥就是啥,自己也不争啥求啥,别人给就给,不给也是没有任何怨言
吴承恩写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