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界的奇葩言论很多,但是很多要说还够不上「民科」。因为一般我们看到的民科都至少有一个理论框架在那里,缺少的只是实验证明过程,中间的清晰的逻辑等等。但是很多有关音乐的奇葩言论纯粹就是一种自我意淫,说它有个理论框架反倒还算是抬举了。最常见的奇葩言论其核心就是「没有把音乐当作独立的艺术形式」。因此谈到音乐先谈所谓的「思想」,「情怀」。古典音乐史上诸位作曲家能纯粹按照自己设立的「思想性」排个先后;听到别人说「音乐水平不高」立马高呼「音乐不分高低关键是有那么多人喜欢」等等。音乐文本和文字文本属于不同的两套系统,它有它独立的美学规律;在语义的表达上音乐要匮乏得多,没有别的媒介辅助很难谈什么「思想」,顶多只是一种情绪化的模糊表达。正好最近读的《娱乐至死》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可以放在这里,真要说音乐的「民科」,我首先想到的是微博上某位科普大v认为机器可以代替人演奏钢琴的言论。忽视钢琴演奏的本身特点,却去琢磨「一个大师弹的单音弹棉花的也能弹出来」,实在是令人贻笑大方。在古典音乐乐迷圈还有一些这样的民科,因为古典音乐除了声乐作品大量器乐作品没有歌词,因此有些乐迷读了点书晓得了几个专业术语看了点谱子以显得自己好像懂这个。但是有时候评论起来,用我们重庆话讲叫「捞到半截就跑」。比如我记得曾经有位朋友连奏鸣曲式基本结构没整明白就称马勒是个二流作曲家,其音乐的写作逻辑多么混乱。
1997年3月,我向上海交响乐团提出作品音乐会以后,王斌法派气功大师用气功远距离射线,天天跟随我,只要我写,他就偷;我写什么,偷什么;写多少,几乎偷多少。王斌法派气功大师用气功远距离射线对我“千里传音”称:王斌法派气功大师已经控制了全国、甚至世界各国的交响乐团,不可能发表我的交响、管弦曲和歌曲作品。发表我的交响、管弦曲和歌曲作品,要王斌法派气功大师同意。我只能解决气功远距离射线。怎样解决王斌法派气功大师用气功远距离射线射入我的大脑,这个问题是比较重大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气功师群用远距离中微子射线包围我的大脑。由气功师总头负责分配每个气功师的责任。还有小的少年气功师练习气功帮助压,一般要达到的8个气功人数也就是达到8个量的气功师的远距离中微子射线,有时是10个气功师的远距离中微子射线压住我的大脑。我的人体的日常发明活动,日常创作交响活动和单人的日常生活活动都受到影响和阻扰。
最大的民科,莫过于中国庞大的“乐评人”群体 这群乐评人最大的问题,是懂的不多,还偏要不懂装懂。拿着主观当客观,自己不喜欢的就踩到地里去,自己喜欢的就吹到天上去。真本事没有,误导听众的手段倒是非常娴熟。再送上几位职业音乐人对乐评人的看法“现在的乐评人在批判现实主义的思潮影响下,他们都没有听,就出来一个骂一个。他们其实是在扯中国摇滚乐的后腿。乐评人的角度一定程度有误导大众的作用,音乐要从客观的角度去评论。”唐朝乐队丁武“目前听到的评论中,有的真是很无聊。有的乐评人没有具体的音乐主见,观点来自于别人对音乐的概念,听了之后添油加醋。”前唐朝乐队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