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关注这部电影是去年,去年评分我记得是八分多。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今年,评分只有七分多。
我自己的感受是,这是一部印度推广厕所的主旋律电影。印度人可能看这部电影感触会更大,它可能对整个印度国家政策,文化信仰,都会影响很大。
但作为一个单纯从电影的角度看,这部电影很一般。剧情俗套,前面铺垫过长,五十分钟了才勉勉强强的把故事的戏剧性讲清楚,五十分钟前都没提出男女主和厕所的矛盾。
还有就是,那尴尬的配乐,为了突出人物的惊讶,生气等情绪,动不动就,duang 很尴尬。
但总体来说,挺不错的,因为它反应了现实问题,主旋律电影也容易得到支持,它给印度人民特别是印度女性,或者全世界的女性都会带来好处的,是女权电影。
这部电影不管质量如何,在选题上就是一个多赢的电影。票房也说明了一切。
之所以推荐它,是因为电影对家庭关系的描写丝丝入扣。 女主的家代表新生力量,从爷爷到父亲母亲都很民主,思想前卫。男主的家代表旧势力,顽固的父亲是印度最典型父亲的代表。 这两个家庭结合,势必产生激烈的碰撞,有了碰撞,就有了革命,有了进步。 旧的家庭关系被打破,新的事物被接受,这是事物发展的本来规律,不可阻挡。
印度电影看得不多,要是推荐经典的印度家庭片,首推《厕所英雄》。缺什么就在意什么,在印度,妇女的地位低下,所有近年来很多印度电影都在呼吁提高妇女的地位。《厕所英雄》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生活在中国,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厕所大的事都能拍成电影。影片没有《摔跤吧爸爸》《三傻大闹宝莱坞》那样经典,只能说中规中矩。
我觉得这片子是典型的男性创作者创作的“女权”议题片。他们固然同意女性应该过得好一些,但对于女性现在为什么过得不好,如何改变不好的现状这些问题上,他们作出的回答跟女权主义都是不一样的。此外,他们为吸引观众想象出来的“爱情”框架,也是非常陈腐的。
包括《厕所英雄》在内的诸多印度电影佳作,他们爆红的背后,是一大堆让世界人民觉得离谱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离奇荒诞的现实,永远胜过无病呻吟的故事,这大概也是宝莱坞电影另一种形式下的悲哀。
印度电影屡次在国内大火,一个重要的原因便在于印度有这样的土壤,可以让电影人把宗教问题,女权问题,以及传统文化遏制新事物发展,这些本身就带有尖锐矛盾的内容作为素材进行艺术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