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创作是先作曲,还是先作词?按照中国的传统来讲,过去的歌曲都是先有曲调,再填词。但是现在,就是比较自由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第一种,先创作歌词,然后作曲。
比如一个音乐家,看到了一首音韵比较美的诗词,来了灵感,就可以即兴发挥,谱就了一首曲子,于是完整的歌曲就成了。这种有了歌词再谱曲的情况,比较常见。
比如,当年三毛的那首诗《小毛驴》,就是被作曲家看好,然后建议三毛将诗作修改一下。这样才有了《橄榄树》的歌词,然后,作曲家又谱写了曲子,成了流行至今的一首歌曲。
罗大佑曾经将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谱写了曲子,并且演唱。
第二种,先谱好了曲子,然后写歌词。
这种情况,往往是音乐大师和歌词作家的配合。音乐人将音乐定好基调,曲谱写好了,然后找信得过的词作家给写歌词。
还有的歌词作家,也懂乐谱,就可以挑自己喜欢的、现成的曲调进行改编,然后配上自己写的歌词,就是完美的歌曲。
比较出名的就是那首李叔同版的《送别》。《送别》的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而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这种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
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送别》在中国至今光辉四射,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次改编与创作。
都可以,这要看不同人的不同习惯。通常来说,学院派的音乐家们比较喜欢先作词后谱曲,而大多数喜欢音乐的人们喜欢先作曲后作词。
大多数歌曲都是先有了歌词,再进行谱曲,也有一部分是先有乐趣,有做的词,但是量就比较少了。
歌曲创造,什么样的情况都有,有的是先作曲,有的就是先作词。
不论是先作词还是先作曲都是可以的,两种方法都行。
我觉得应该都是先做词吧,词做出来了,在根据歌词想要表达的情景去作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