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们对于信息了解这方面很是闭塞,不然也不会有诗中那样将家书比做万金一样的说法,人们在当时要想获得家里人的消息,通过一纸书信了解的太过于狭窄也太过于缓慢,比如说有的人在信中说了家里有急事,等信拿到手上,急事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所以信息的传递是非常有必要的。
就拿军队打仗来说,掌握了信息就等同于掌握了一个国家的生死。古人若是带兵去前方打仗,肯定需要传递信息出去,什么粮草不够了,或者兵力不足了,更有甚者了解到了敌方的消息,更是需要有人传递信息。而这些信息若是传递不及时,就很有可能因为一个差错失去了打仗的良机。因此皇帝对于打仗期间的信息传递很是在意,并想出了一些方法。
第一种是在军营中安置一些他信任的人,将军带兵出去打仗,皇帝固然是不放心的,历来兵权都是一个朝廷里最重要的职责,也大都由擅长打兵打仗而又德高望重的人来担任,但是生性多疑的皇帝还是会安排一些人在军营之中,除了监督将军的行为外,还能在一些紧要关头传递信息给朝廷,以便想出打仗的对策。
但是这种安置亲信的方式也不一定能够确保兵权能够不为他用,要是遇到野心极大的人,兵权依旧会落入他人之手。因此皇帝还想出了另一个方法,那就是制作兵符,兵符的作用就好比皇帝的权力,拥有兵符的人,就能有带兵打仗的资格。同时为了保险起见,兵符一分为二,一般给将军,一般则在皇帝手里,拥有完整的兵符才能完全调动兵力。若是皇帝想要兵权,也得先问将军借来这兵符,确认符合才能用兵,反之将军也是如此。而掌握了兵权,将军则可以任意调动军队,不必再传递消息回朝,大大的节省了时间和人力。
靠绝对的权威,靠民众的信服给他们好的俸禄靠这些来掌控军队。
君王主要通过控制将领来控制军队,古代基本上所有人都会接受忠君爱国的思想,所以一般情况下将领是不会背叛君王的。
古代都有专门的渠道来传递军事信息,有的是快马加鞭,有的是飞鸽传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