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建筑设计比作电影制作,建筑师的地位无疑相当于总导演,除了甲方(制片人)之外,还有谁的权利比他大?结构、机电什么的,大概相当于编辑、摄影、剪辑、配乐之类的幕后人员之类的吧。幕后人员连决定电影该怎么拍的权利都没有,他还能决定电影史的发展?现在好了,他们不仅在片场被导演各种刁难、训斥,电影上映了之后被观众喷成翔,片方和导演说:“我们也不想拍成这个鸟样,都是那一帮狗日的编辑、摄影、剪辑人员闹的。” 您这是在侮辱观众智商呢?
是不是空调这类建筑设备的出现,才让以简洁为借口的建筑的现代美学变得如此的贪婪。这个观点本身我已经在上面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地表达过反对了。现在我要问的问题是:如果没有空调的出现,现在的曼哈顿、上海浦东天际线应该变成什么样子?
世界人口从1900年的16亿左右,增长到现在的70多亿。怎么样能够满足这多出的50多亿人口的衣食住行,既要让他们更多地生活在配套完善的城市里,而城市又不能摊大饼地建到珠穆朗玛峰上去。这才是曼哈顿、上海浦东天际线向上生长的主要原因吧?空调、甚至建筑本身在其中扮演的都仅仅是顺应这个不可逆转趋势的角色而已。为什么非得给无辜的空调扣上这么大的一顶帽子?我们真心承受不起!
从能源消耗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发明空调,你就能阻止人类以其他的形式去追求舒适、消耗电能吗?如果说空调能耗高,就是一个很糟糕的发明。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建筑能耗、汽车能耗、工业生产能耗三分天下,那汽车是不是一个很糟糕的发明?我们是不是该回到“如果我想你,就翻过两座山走五里路,去牵你的手”,那美好而又充满了人文主义情怀的农耕时代? 那人类工业化是不是原本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脑、手机、网络、衣食住行的种种工业品是不是原本就不该出现?我们是不是就该回到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天为盖、地为庐的上古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