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霾笼罩下的上海,华灯初上,西奥多安坐于楼顶,身边的艾米缓缓将头靠在他的肩上……几乎便在观影结束的刹那,上面那几句话在我脑中浮现。萨曼莎虽然离开了,但好像又永远住在西奥多的心里,无论如何,这场人机之恋本身就足够他回味良久。与时下大多数走文艺范儿的科幻电影一样,《她》画面纯净、节奏舒缓,既宛如隔世,又仿佛近在眼前。没有外星来客,也没有核爆洪灾,有的却是人与科技的纠缠,以及永恒的爱情话题。即便是在如今,类似西奥多的人亦俯拾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慢慢变得更愿意面对冷冰冰的屏幕,而非活生生的同类。
西奥多可以在电脑前挥洒自如地写就无数封真情流露的信笺,却在现实生活中木讷颟顸,无法处理好实实在在的感情。为什么?因为现实中的人更复杂,需要我们耗费更多的耐心去尊重、关注、交流、察言观色,一旦说错了话或者做错了事还得去认错、讨饶、安慰、卑躬屈膝。而更亲密者,比如伴侣,很难说时间一长不会产生疲劳与厌倦,别说是「七年之痒」,有些人两三年便已然「瘙痒难耐」。当两个人出现分歧、步调不合拍,甚至争执愈趋频繁后,分手往往成为最干脆的选择。影片中的西奥多夫妇和艾米夫妇莫不是如此。但「萨曼莎」就不同了,「她」永远无需照顾,不会给你添麻烦,反而会在你需要时随叫随到,提供从心理到生理的全方位呵护,而且还始终可以带给你丰富多彩的新鲜感。试问这样的一个AI系统谁不会动心?除了看不到摸不着,几乎称得上是居家旅行的良伴。
她可以满足一切精神上的追求,自私的、理想的、闷骚的,都可以,甚至对一些龌龊的想法,都表现的极为深懂。即便你无助的像个孩子,都不用担心她瞧不起你,是的,她通情达理极了。安全感、虚荣心、愉悦、满足,这些昂贵的东西,24小时供应,并无需承担一丝压力、负罪感、责任、内疚等代价。绝对不用担心,为此要付出什么。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而体现出来的。再来看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这段话,
代入感十足。因为杰昆·菲尼克斯一觉醒来,发现“她”已不在,所直接迸发出来的慌张中充满了欲望。是的,这个“她”是斯派克·琼斯想象出来的一台人工智能系统OS1。有最好的算法,最先进的用户体验。120分钟只有声音,没有肉体,我却看的比当初看《本能》还起劲。看到影片三分之一处,我甚至已经代入杰昆·菲尼克斯的视野,沉醉其中。
「柏拉图式爱情」终是虚妄的。西奥多与萨曼莎之间无性的、平等的、纯精神式恋情几乎就是「柏拉图式爱情」的翻版,但这种建筑在高度德性和精神领域内的爱情是很难维持下去的,因为人都是自私的、有欲望的,萨曼莎先用声音,后又妄图用真人来满足西奥多的欲望便是非常鲜明的例子;又比如,夫妻间需要一致的步调和理念。西奥多和妻子、艾米与丈夫的离婚,
以及萨曼莎最后选择离开西奥多都反映了这个道理,只不过前两者更加实际一点罢了。世上不可能会有一个完美的「他」或「她」来满足你我,在我们YY能出现一个像「萨曼莎」那样可人的AI时,莫如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触手可及的人身上,便似萨曼莎教会西奥多意识到的那样。至于那个「她」,还是将其永远埋藏在心里吧。《她》则是一个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