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心病在心理学上处于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也叫多疑。它是指疑神疑鬼,神经过敏的人格表现缺陷。有多疑心态的人,常常通过主观臆断想象把生活中不利于自己的偶然事件看作是有意为之的必然事件。有疑心病的人还会把对自己不利的孤立事件当成有联系的必然;把生活中正常发生的事情当成精心策划的事件。疑心病这种心态一旦形成,就比较顽固,难以消除了。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可能会形成偏执型人格障碍。如果是单纯的多疑,在形成这样一种心态之前通常是在误会或者有人搬弄是非的情况下发生。也就是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下,疑心病的人才会以主观现象代替客观事实。
疑心重的人,通常很敏感。敏感并不一定是缺点,对事物敏感的人往往很有灵气,有创造力,但如果过于敏感,特别是与人交往时过于敏感,就是病,得治!要用理智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遇事冷静思考,为什么会怀疑别人?也得找出原因。不要胡乱怀疑,错怪好人。如果真得出现误会,及时沟通,解除怀疑。如果是别人不理解,有什么不同看法,也很正常,随他去说吧,你要有自己的坚持和自信。不用跟人斤斤计较。
虽然人格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且在30岁之后就基本上很难改变了,不过只要一个人有主观想要改变的动力,我们终究是可以做点什么的,比如一些适当的放松训练,训练自己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三思后行,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帮助你训练你的思维模式,当你面对一件现实的时候,先把想法记录下来,尝试写出是否存在其他可能,久而久之你看待事物的方式或许仍存在疑心,但不会太极端。
找到一个舒适的姿势--或坐,或躺或站(尽管坐姿是最常见的,而躺着则很容易睡着)的练习活动:在一个宁静的环境里,调整呼吸,放松躯体,保持不抵抗的心态,专注于一个目标之上。冥想的目标不一定是物质的,它可以使一个想法,一个意象或一个事件;也可以是在心中重复一个词或一段祈祷语;还可以观察自己的思想,直觉或反应;或者专注于身体产生的节奏(如呼吸)。
猜疑心理发生的原因及克服方法,起不了太大作用,网络上到处有这样的文章,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介绍一下有自我暗示作用的冥想方法供大家参考,再结合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核心理念,相信你自己本身具备所有改变猜疑心理现状的资源,强调利用自己本身的资源达到改变的目标,提供机会让自己去积极发现改变的线索。
要有一定的度量。即使别人真的在议论自己,也不必去计较。有道是,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几句议论又算得了什么?只要自己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就不要理会别人的议论。反之,如果去斤斤计较,疑心别人和自己过不去,微小的疙瘩也会变成无法逾越的鸿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