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提名的电影是《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一部揭露人们窥私欲等人性劣根的一部经典之作。电影主人公楚门从小在导演尾气专门打造的“世界”中长大,几十年来自己的一切行为隐私被作为电视剧放送给全世界的观众,而导演就如同上帝一样操控着他的世界。在这部电影里,导演理所当然是一个反派,而男主角也通过重重的波折发现了这个虚假的“世界”并成功逃离,对大多数观众而言这的确是一个喜剧的结尾,主人公一直坚强的寻找自我寻找真实,最终得以重获自由。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呢,影片里结局的警察因为节目的完结而开始无聊的寻找下一个节目,当楚门被困时没有观众去思考去阻止这种畸形可怕的环境,人们都只是通过楚门来满足自己的窥视和消遣的欲望而已,而这直到结尾都没有改变。可想而知楚门的遭遇和悲剧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有着这群无聊麻木的观众很可能会出现下一个Christof导演,也很可能会造就下一个楚门,这大概就是喜剧中的悲剧吧。
《叶限》的故事可能很少有人听过,但我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说过《灰姑娘》的故事,结局出叶限最终是嫁给了国王,被封为“上妇”,而虐待她的继母和姐姐也因此受到惩罚,被乱石击死,结局看起来可谓是皆大欢喜。但是在故事的最后,还多了这么一段文字“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石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这段文字说的国王的贪婪让鱼骨不再灵验,国王曾经向鱼骨祈求的宝物也都被海浪吞噬,这就导致国王出征打仗没有充足的粮饷,所以我们不难推测战争的结局是国王战败,而叶限嫁给了国王,因此她今后的幸福也就很难保证,所以其实故事是个悲剧。
《不见不散》是个讲90年代新移民焦虑的片子,和《北京人在纽约》一脉相承的,最后两主角混不好回国了。《甲方乙方》越到后面越深沉蕴藉,整个片子就是一个乌托邦,一个在商品经济大潮下勾勒出来的不存在的乌托邦。最后葛优那句“1997年过去了…”里面蕴含的那种感伤隽永的世纪末情怀真是令人泫然欲泣。《没完没了》相对来说悲剧内核性比较弱一点,但是里面讽刺的高度现在别说贺岁片,普通的院线国产片能达到的都不多吧。《大腕》就不说了,几乎是黑色幽默的巅峰了,喜剧外壳包装悲剧内核的范本。《手机》《一声叹息》虽然名义上还是冯氏喜剧,但基本就是当悲剧拍的了,包括后面的《天下无贼》,这些就不算了。
黑色幽默喜剧《驴得水》。这部剧开始时时候,都是皆大欢喜,每个老师都有每个老师的特色和笑点,人物性格很鲜明。到后期,大家为了各自的追求都变得不择手段,尤其是受到感情伤害后的铜匠,从开始的憨厚老实,到后来被老师们“带坏”后,变得追名逐利且为了报复不择手段。校长也是自私自利,一本正经的为了国家的教育事业,却为了蒙骗特派员和教父,不惜牺牲自己女儿的幸福。最后影片里唯一满怀着善良和单纯的一曼老师,“砰”的一声死在了自己的枪口之下。而影片的结尾,却没有看到校长和其他人的伤悲,只是所有的一切又恢复了往常。
《唐伯虎点秋香》算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华府夫人去山神庙拜神开始,华安就被其他三个好友一起拉到了剧情之中。当气质一般的秋香,与有男扮女装的独眼龙、夸张有夸张的造型女,放置在一起的时候,华安,对此产生了心动!于是剧情开始了令人捧腹的一面。最终华安胜了书生剑,并得到了华府认可。看似换了大吉,即将入洞房时,秋香一改往日腼腆、和蔼的容颜,居然提出了条件。这些条件居然是唐伯虎最讨厌的喝酒、打牌……剧情就这样在看似大喜,实则大悲似的结束!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我说个年代久远的,《大英雄狄青》结局是宋和西夏签订了盟约,狄青也完成了他的使命,杨排风在远方等着他,一切都很美好。可是动画片看到到最后也不明白他是否喜欢过百花,而喜欢他的百花却要嫁给另一个人,两个人分别的时候,百花说自己的婚礼上不想看到他,让他不要来。看的时候年纪小,曾经为他们俩没有在一起唏嘘不已。或许狄青是喜欢百花的,只是隔着国家,隔着民族,隔着身份,一切都变得徒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