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阿甘》的影迷认为,《肖》里面偶然性太多,安迪能越狱成功不真实,这是情节的硬伤。其实这种指责是五十步笑百步,一个智商不高的人获得那么多成就偶然性会少?两部影片的大前提,一个建立在商智商上,一个建立在上,谁也别笑谁。相反,从纯粹看电影的角度来说,《肖》片的情节要精彩、流畅太多,而《阿甘》则不得不借助大量口述才能把故事讲清楚。某人又说了,《阿甘》反映了波澜壮阔的美国历史,那叫史诗大片。一听到这个调调我就受不了,要是电影里的电视机里切几个画面都可以叫史诗,那《美国往事》该撞墙去了!
表演:仅仅比较男主角还看不出什么,但要论整体阵容和人物刻画,《肖》则要胜出几条街。无论是男二号瑞德,还是监狱长诺顿,甚至那些说不出名字的狱卒、狱友无不生动形象,而《阿甘》里其他配角的表演只能算中规中矩,而且明摆着是为了衬托男主角,所以显得很单薄,换句话说,《阿甘》叫众星捧月,而《肖》则更立体、丰满。
背景: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的反智情绪高涨,好莱坞于是推出了一批贬低现代文明、崇尚低智商和回归原始的影片,《阿甘》就是这一时期反智电影的代表作。不能说这种反智思潮不对,但我并不喜欢这种阶段性的观点,就像影片中珍妮的爱情观,错了吗?没有!从这点来说,《阿甘》是美国的,因为它是一种“思潮”,所以它是有局限性的;相反,《肖》片的背景,所带来的思考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是世界的。
内涵:《阿甘》不是励志片,它也确实带来了反思和感动——但是经不起质疑,因为它是一种结果论,是由阿甘的成功所带来的,而事实上,几乎没有人会在感动之后效仿阿甘,所以说《阿甘》是心灵鸡汤式的,是《读者》体,它的内涵相当廉价;而《肖》,即使安迪最后没有越狱成功被狱警打死,也无损该片的立意和形象,甚至更为深刻感人,因为它的光辉在前面已经彰显,它所揭示的信念、自由、希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它是向上的,启发示的,因为基于真正的现实和人性,所以恒久而超越。
细节和感染力:小阿甘和小珍妮在校车上初见,确实心头一动,其它感人的细节就说不上了,整体氛围显得有些沉闷和破碎;而在《肖》片中,无论是帮助狱警HADLEY逃税,狱友们在夕阳下喝啤酒,还是《费加罗的婚礼》在监狱上空响起时,都可谓光芒四射,心灵受到洗涤的感觉,诸如此类传神的细节比比皆是,台词比起《阿甘》中的那些美式幽默更有沉淀感。
我俩部都看过,我以前觉得肖申克更好一点,但是现在我也不知道阿甘和肖申克那个更好,因为当我最好的朋友离我而去的时候,在哪个冰冷的阴天里,我一下子感受到了阿甘的孤独,正如里面的那飘飞的羽毛没有依靠,阿甘自始至终都是这样一个人。所以,我也没法比较。
肖申克的救赎,因为肖申克的救赎适合全世界的人,而阿甘正传更适合欧美人看
肖申克的救赎是现实,阿甘正传是理想,你觉得哪个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