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女》的编剧是很考究的,是认真考察过中国国情(中国那时候还没开放二胎,所以大多数人家是独生子女家庭,故安排刘梅和夏东海是重组家庭以构建多子女家庭的环境)的。同时,该剧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状况的孩子们及他们的家长都很有研究,研究他们的心理、生活、学习状态。所以,《家有儿女》整体上给人的感觉是很真实,很熟悉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事。剧里面塑造的多个家庭,都是最真实的中国家庭的缩影。第一季播出的时候,答主比刘星大一点,比小雪小一点。所以代入感和共鸣性很强。你不能因为人家先有个《成长的烦恼》就说我们学人家,如果非要说模仿,也许是主创们觉得是时候给中国创作一部属于咱自己的家庭教育喜剧了吧。
从幽默技法上来说,也许《家有儿女》的包袱没有那么精雕细琢,但总体能做到一种“自然的搞笑"。比如有第一季第13集《借鞋风波》中,刘梅指责刘星“幸好没把小雪摔着,这要是摔着了,”小雨马上接话茬“那我姐姐不就成瘸子了?”不但不伤心还一脸调皮的样子,这就已经很好笑了,刘星马上跟进一句“那有啥,现在多少残疾人上大学了呢。”彻底喷饭有木有,当时我和爸妈一起看的,他们都笑了。还有一集,刘梅把刘星的零食没收了,刘星最后一盒饼干是藏在球鞋里的,哈哈这就是很多男孩儿躲避搜查藏东西的地方。只是刘星藏的是一盒饼干,还拿给老爸吃,夏东海反胃的样子更让人忍俊不禁。
三个孩子,两种态度,重组家庭,有三个年纪、性格各不相同的孩子,“亲妈后妈”一力承担的刘梅有多难,可想而知。不得不说,能让家庭美满和谐、孩子互相关爱,她已经做得很好了。可是有些时候,她的这些成功,是建立在对亲生儿子刘星的伤害之上的。大女儿夏雪成绩优异,也正处于青春叛逆敏感的时期。对于她,刘梅的宽容宠溺,几乎带着“讨好”。一直跟着爷爷生活的小雪刚来到这个新家时,为了给后妈一个“下马威”,处处挑刺、摔桌摔椅。脾气火爆的刘梅一一忍下,耐心到让夏东海这个亲爸都自愧不如。
夏东海不会做家务,却是很理想的结婚对象。因为他很会处理妻子与孩子之间的事情。他很懂孩子,给三个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空间,不会想着如何控制孩子而是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甚至还跟孩子们互相起外号,与孩子交朋友,不像其他家长只会命令孩子如何如何。他还很爱他的妻子,告诉妻子不要总是掺和孩子们之间的事要给他们空间,刘梅过生日或者其他纪念日总是能制造一些小惊喜。他甚至能跟胡一统成为哥们儿这点我是真服他…重要的是胡一统有时候还能听进去…
姥姥跟刘星的关系就处理的较好。虽然姥姥对不是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也很好,但明显对刘星更了解,也更亲近。刘星对姥姥也比其他两个亲近,经常直接抱住姥姥,回忆曾经,从家长会,学英语两集就可以看出差别。刘星一回家就找姥姥开家长会,而且姥姥对夏东海说刘梅一急,准打孩子。刘星教姥姥英语,说“好吧”是他小时候姥姥叫他的。编剧处理的很好,在剧中不断流露曾经的生活细节,而姥姥对小雨只有宠爱,没有那份亲昵,感觉不一样的。
感觉全剧其他人物之间感情线都处理的很好。特别是重组家庭父母对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更包容,非常贴合实际。唯一不足的就是小雪跟爷爷的关系上,太过苍白。小雪7岁父母出国,到17岁父亲才回国想起这么一个女儿。当中有足足十年的时间在爷爷家度过,跟爷爷相依为命,按理跟爷爷应该亲如父女,但爷爷每次来他们家,小雪并没有表现出对爷爷更亲近,更熟悉的感觉,甚至和爷爷的对手戏还不如刘星,小雨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