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在小说《天龙八部》的第四十五回被鸠摩智封住穴道。
鸠摩智原本想叫手下一刀结果了了事,转念一想,自己跟慕容复的父亲慕容博还算有点交情,就给慕容复留个全尸吧。
于是,鸠摩智命手下把慕容复扔到枯井中去,这一回的题目就叫《枯井底,污泥处》。
可惜,这一回的主角并不是慕容复,而是段誉和王语嫣,慕容复要眼睁睁地在黑暗中听到段誉和王语嫣在枯井中定情,好悲催啊。
为什么号称「南慕容」的慕容复如此不堪一击,只接了鸠摩智的十几招后,就被鸠摩智封住了「脊中穴」和「商曲穴」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最明显的一个原因是,慕容复的天赋和实力,原本就没有外界传的那么神。
慕容复原本号称「南慕容」,但这「南慕容」三个 字上,有很大的成分是继承自慕容博的,慕容博还是一个青春期少年时,就能用黄眉僧的绝技秒杀黄眉僧,可谓天赋十分之高,功力非常之了得。
人们通常认为,虎父无犬子。慕容博少年时都如此了得,那三十多岁的慕容复,还不得上天么?
于是,人们就把从丐帮中突然崛起的乔峰和姑苏慕容氏的当家人慕容复并称为「北乔峰,南慕容」。
实际上呢,慕容复根本就不是北乔峰的对手。
慕容复经常去表妹王语嫣家的图书馆去偷看江湖上的武林秘籍,但往往不得要领。
小说中明确地讲过,慕容复得到半部打工棒法的秘籍来练,他的不会武的表妹王语嫣都看出他根本就没有领会到打工棒法的秘诀了。这件事充分说明,慕容复的天分实在是不行。
而跟他齐名的乔峰呢,连擒龙功都能学会。当乔峰在杏子林中使出刚刚学会的擒龙功之时,慕容复的家臣着实慌了,认为乔峰乃当世罕见的武学奇才。
另一个原因是慕容复自从在少林寺败于段誉之后,信心严重受挫。
在西夏遇到鸠摩智的慕容复,已经从最初的极度自负变为极度的自卑,他根本就不敢跟鸠摩智硬碰硬,又怀疑鸠摩智已经如少林寺的扫地僧所说的那样,走火入魔了,所以慕容复想以逸待劳,四两拨千斤。
我们常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慕容复和鸠摩智的对战中,慕容复已经胆怯了三分,加之原本就不如鸠摩智厉害,所以在鸠摩智又练习了易筋经后,极度暴走的状态下,慕容复被鸠摩智给封住了穴道。
一代翩翩佳公子,就这么地,被鸠摩智手下的武士,扔到了枯井之中。
天龙八部中一直有着武功排名的说法,扫地神僧和三大男主角是第一阵营是无可厚非的,鸠摩智慕容复能否进入第一阵营还是比较有争议的。在我看来,如果慕容复是第二阵营的话,鸠摩智的武功水平介于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之间。为什么鸠摩智可以秒擒慕容复,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空有虚名,自我感觉良好。虽然江湖上一直盛传“南慕容,北乔峰”,但是这个传说其实是存疑的。乔峰是丐帮帮主,多次参与阻击辽国进攻和江湖大事,声名在外,慕容复一直待在燕子坞,又是怎么出名的呢,所以我一直认为这个南慕容是指的慕容复的父亲慕容博。说回年轻的慕容复,武功不错,但是比乔峰还是差一截,盛名之下,让他自我感觉良好,一般小说中自我感觉良好的人,都要吃大亏,慕容复就是个例子。
第二,鸠摩智的武功远高于慕容复。鸠摩智虽然是利用小无相功催动的少林七十二绝技,但是他的确把少林绝技练得出神入化。小说中,慕容博藏在少林寺,将少林绝技全部誊抄,出去给的就是天资绝佳的鸠摩智,鸠摩智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不但精通的七十二绝技,还独创火焰刀,秒擒慕容复容易的很。
第三,慕容复心理素质不过关。徒有虚名,是慕容复最不愿意听到的话,这句话也多次被鸠摩智提起。慕容复年少成名,一直自视甚高,出了燕子坞也没有遇到很强的敌手,突然被鸠摩智击败,还当着王夫人和众多侍女的面被羞辱,心态马上崩了。
综上所述,慕容复之所以被擒,主要是技不如人,如果心态好一点的话,假以时日也是可以战胜鸠摩智的,可惜最后只能在小树林里过活了。我是简小叨,希望你能喜欢我的回答。
就鸠摩智来说其确实是一个武痴的性格特征,鸠摩智对待武学尤为痴迷,很大程度上鸠摩智远离吐蕃的目的就是为了领略中原武林风采,鸠摩智对大理段式的六脉神剑和少林七十二绝技都有研究,因此就鸠摩智在武学上的造诣不比慕容复差并不难让人接受。
天龙八部中慕容复的个人梦想似乎并不在于武学造诣而是在于光复大燕,因此就武学目的来说慕容复并不是单纯的在于追求武功高低。其次很大程度上慕容复的个人名声来源于家族威望,大多数人把对慕容博的敬仰转移到了对慕容复的爱戴上,鸠摩智也是这一方面的代表。
金庸笔下的慕容复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江湖侠客,其本身似乎是一个投机者和没落者,人物性格塑造必然性的导致慕容复在个人能力上的缺失,对于慕容复来说,期待在于家国而不是快意恩仇的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