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来岁的加德纳读书不多,背着医疗器械四处推销,处处碰壁。想换工作,因种种原因,多次失败。无钱交罚款踉跄入狱,无家可归,带着儿子睡在地铁卫生间,排队等待救济。让加德纳的人生跌到了谷底。但是加德纳终于还是在一家经纪公司得到了接受培训的机会,并且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持有执照的股票经纪人。1987年他在芝加哥开设经纪公司做老板,成为百万富翁。《当幸福来敲门》就是通过这个故事改编的,加德纳的人生可谓是是传奇。看这部片的时候,不仅能看到正能量的一面。而电影中深深的父子情,彻底的感动到我了,小小儿子,说出的话力量不小,每次都让意志消沉的加德纳倍受鼓舞。
《忠犬八公的故事》这部电影就是真实发生的故事,这个事情发生在1924年,日本一位大学教授上野秀三郎收养了一只小秋田犬,取名“八公”。八公被收养后,每天早上都会将教授送到车站,傍晚等待教授下班一起回家。后来教授因病辞世,可是八公依然每天按时在车站等待,这一等就是九年,直到死去。如今,在东京涩谷站能够看到大家为八公树立的铜像。让人泪目的一部影片。重情不是人独具的性格,狗狗也亦如此重情。九年,说短不短,可是狗的寿命很短,九年对八公来说就是一辈子了,用一辈子等待来报答恩情,哭的不要不要的。
《亲爱的》电影由深圳农民工彭高峰寻子事件改编而来。讲的是一对离婚的夫妻,本来是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可是在某一天孩子外出玩耍的时候,被人贩子拐走。费劲三年周折,才把已经不记得亲生父母的儿子找到。电影里有一个细节,儿子找到后,爸爸即使出门扔个垃圾,也得把睡着的儿子背在身上。这样的画面出现了好几次,每一次既心酸又感动。泪点很多,通过艰辛的寻子路和底层人民的挣扎也让大众对外卖儿童的现实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
电影《刮痧》,这个真实案件在年代轰动全美,家人为孩子刮痧却被美国警方和人权组织控告为虐待儿童,最终罪名成立,家庭破散。这部电影讲述了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和冲突,电影中的结局是好的,误会解开了。但男主人公在电影中表现的那种在异国他乡由于文化差异而不被理解的孤独感很让人心酸和同情,其实无论再怎么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那种融入骨子里的中式思维还是无法改变的。
取材于导演本人的生活《玛丽和马克思》,在导演的生活中,他有一个交往了20多年的笔友。从构想到影片拍摄完毕,一共花了导演艾略特5年时间。虽然这是一部动画片,但是却是导演的半自传,讲述了和笔友之间20多年的友情,互通信件,讨论了许多沉重的问题。因为是半自传,所以电影中有很多情节是虚构出来的,但是这也不能掩盖这是一部温情的电影。
由年轰动香港的失足少女王嘉梅的命案改编《踏血寻梅》。这个电影虽然犯罪过程和真实案件很相似,但是犯罪的真相差别很大。导演又把现实升华了很多,赋予了王嘉梅因孤独、贫穷而衍生的对生的厌恶和对死的向往。而且电影中的王嘉梅是个信徒,不能自杀,所以那个嫖客杀她反而帮助了她,凶手和王嘉梅之间反而多了一层理解和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