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世界观有问题,鱼饼的选手设定,这个角色怎么看怎么喜欢不了啊。你的青春可以混乱,因为我们年轻不定性,但我们投入的爱情当时肯定都是真挚的,虽然可能短暂,但绝对不是乱来。谁从一开始对爱情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谁的青春对异性的憧憬是起源于性。后来还是要有段美好的爱情最终以悲剧收场。这是来博同情么,我是同情不起来的,我为什么要同情一个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情的混子,你这次投入的就是真情么,你投入了别人就要回应么?谁真心投入失恋后就是发发呆就过了,不去争取不去挽回,投入的真情一下子就被现实给抹灭了,南舜和兴秀的感情如果是这样,你还会心动么?这些没有世界观都不一样的青春,怎么引起共鸣,更没有感动了。
所有的青春片都离不开穿校服的姑娘,操场上的绿色草地,梦想与现实的冲突但李秉宪另辟蹊径找到了一条有趣的道路。让看惯了“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的中国观众品尝到青春的另一种滋味,谁的青春不迷茫,但也远远没小说那么苦大仇深,韩式喜剧下包裹着荷尔蒙的胡闹,给影片增添了色彩。影片故事很简单,三个无论遇到什么大事都严肃不起来的逗比男孩儿,在20岁这个自己认为异常重要的年龄,经历的爱情和友情。导演将重点放在刻画男孩儿的友情上,同时爱上一个女生、打过架、猜过拳、回头又和好了。最狗血的一幕——暗恋的美女学姐其实是已婚老师的女朋友,只是被一笔带过,之后就展示了备胎的自我修养。
不喜欢,导演男权思想严重。另一个女主是个靠男人上位的女演员,还有一个是第三者还是个师生恋,就妹妹无厘头但还算正常点,老妈的角色与二十无关不计入统计。都这些人才是导演眼中的青春二十么,完全没有看出对女性的尊重,女性对于他只是个性对象么,SEX的时候还邀请朋友现场直播,这都传播的什么理念啊?!青春可以犯错误,但不是没有责任感没有底线。还有后来鱼饼的电影构想,刺果果的男权思想啊,没涉及到不尊重就不吐槽了。
《二十岁》的导演李秉宪,和赵薇、苏有朋一样,也是曾经炙手可热的演员。作为转行导演,选择青春题材的不谋而合当然是有原因的。首先此类题材容易把握,因为故事性强(观众主要看故事)对拍摄手法、镜头语言的运用要求就不那么严格。其次,“男色”时代、“粉丝经济”下,只要选择有号召力的年轻演员,故事逻辑、完整性也可以忽略,总有人愿意为偶像买单。最后,“情怀”牌在各国还是有市场,观众对青春片还是有一种莫名的执念。
《二十》是一部讲述三位二十岁青年成长故事的电影,贴近生活的主题引起了很多人对青春的怀念。影片通过“治浩”、“东宇”、“京载”这三个不同类型的男生角色,用轻快而现实的风格表现出迎来二十代时光的期待、经历与感受。写实又搞笑地呈现出了二十岁青年的欢笑与哀伤。电影的三位男主角金宇彬、李俊昊、姜河那所展现出的令人捧腹的喜剧演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男性友谊太狭隘的导演,三个男主,三段爱情,很分散,男主之间的互动线很少,没看到青春里友谊的积累过程。这种友谊感觉就是没有女友的时候才能想起来的朋友,只在吃吃喝喝,连玩乐都没有多少,更不说打架这种热血青春了。所以后来餐馆打斗的场景处理成慢动作,那种疲软的打斗就更成了一种闹剧的感觉,哪来的青春躁动,导演早更了青春二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