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性格,有一部分是天生的,这是带在我们遗传基因里的,是不可改变的。比如,你是生性好动,还是性格温柔。这都是先天气质决定的,无法改,也改不了。强行要改变这一部分会让自己活得和痛苦。想要知道自己哪一部分是天生的,只需要让自己全然放松下来,在放松的状态下,你更喜欢那种方式,是想动一动,还是想静一静,就是你的先天气质。另一方面,是我们后天环境塑造的性格。这些性格特征,比如坚毅、沉稳、果断、严谨等,这些是后天教育的结果。这些性格特征,是不是需要改变,是要参考周围的环境需要的。
“软弱”这个部分,可能跟你后天所受到的教育有关了。人的后天教育分为情商和智商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情商来源于父母,如果父母是一个懂教育,会尊重孩子的感受,能够篇平等对孩子说话的人,孩子也就能从这些生活细节中,学会尊重自己、爱护自己,最后由己推人,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如果很不幸,一个孩子没有能够投胎到一个好父母的家庭里,那么他就学不到这些基本的爱护自己的方式,从而造成终身都觉得自己孤立无援,甚至孤苦伶仃,不管这个家庭里有没有钱。幸福感不是家庭收入能够满足的。
不要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行为的看法。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如果都能引起自己的不快,那么就应该好好检讨下自己是不是太敏感了。虽然人处社会当中要依附于社会规则,但是更要活出自己,过于在意他人就无法做出自己。对于自己的行为反应,要大胆去试,有效果当然好,没效果也没必要在意,谁成长过程中不经历失意呢,失败是宝贵的财富,如果连失败都害怕,就不要企望成功了。
说出来别人就知道你的想法,别人也就会指导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然后双方就有进一步沟通的机会,乃至化解矛盾,因为自己眼中的“欺负”可能是别人的习惯所致,可能是别人不经意所为,或者是其他深层次的原因,只有进一步沟通才有可能化解其中的潜在冲突。
能力的改变和提升是关键,只有这个是你自己完全可以掌控,用超出别人几倍的努力和付出去学习、实践和付出,不用在意别人怎么看怎么想。能力的提升会在工作业绩中反映出来,让别人大跌眼镜的同时,你会从心底生出底气。
不要有报复心理。从软弱到苛求强盛,终究是情绪在作怪,情绪会奖励那些有高度掌控权的行为,惩罚那些不知所措、难以掌控现场、被动应付的行为,不要被自己的情绪分化机制带偏了自己的价值取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