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人,也动不动叫老师。彼此叫先生、女士好像太客气了,缺少了人情味。也许,他们认为老师是尊称,互相称呼也算互捧吧。 事实上,“三人行必有我师”,能者为师。老师现在是宽泛的一个称呼,未必是在课堂上讲课的人,或有教师资格证的人才能叫老师。对辈分高、年纪大的人,以前都通俗叫一声“师傅”,现在叫“老师”以示尊敬吧。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过分解读“老师”的称呼。人际交往中,只要彼此尊重,和谐相处,什么称呼也并不是太重要的!
这是后辈小生对前辈的敬重。一般有两种人可以称为老师,而且都是有口碑的。 第一种就是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或者说是娱乐圈的常青树、老戏骨。老艺术家比如夏梦、游本昌、左大玢、六小龄童等;现在还活跃在荧幕上的前辈,比如赵雅芝、周润发、陈道明、王茜一类的。 第二种就是有过在北影、上戏等学院任教的老师。比如黄磊、陈好、何炅、刘欢、徐静蕾等。 大概就是以上两种人被称为老师,没有见过哪个流量小生或者当红花旦被这样称呼的。
现在,我们在很多场合都看见一些所谓的“名人”,他们互相称呼的时候都喜欢叫老师。 在娱乐圈、影视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一辈艺术家,他们德艺双馨,确实让后辈钦佩和尊敬,叫一声“老师”不为过。我喜欢的李保田、李雪健、陈道明、斯琴高娃、焦晃等等。他们也许身份就是老师,本身更是桃李满天下。即使有的从来没有做过老师,但他们在艺术和人生方面,给予后辈很多指点与提携,这也值得尊称为老师的。
在实际生活中,老师或师傅,还得分个环境场合的,不然会显得无趣。比如去校园里去办点什么事,(不论自己多大岁数),到了学校内,无论见到哪个年级的老师称呼人家老师也没错(不论对方年龄大小)。如果,去工厂单位里办点什么事,可以把老师的称呼换做师傅,同志,等较为适用。不可浑用,否则不伦不类的称呼显得都尴尬。
现在,人人都被称为老师,这是老师这个称谓的一种泛化使用,表示礼貌和尊敬。如民国时期的“先生”一词一样,本是指老师,但逐渐用来称呼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还如七八十年代的“师傅”一词,本来也是古时候老师的通称。但一般指工商业的老职工,后来干脆用来称呼所有年长的人。
到了农村需要办事或打听道路什么的,可以把老师,师傅都换掉。可根据对方的年龄特征,称呼,老人家,老伯,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嫂,千万看准了年轻的女人,别把未婚的姑娘也喊成大嫂了,那就不好了。如果看不准年轻女子的年龄,可以称大姐,这绝对没问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