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说这话的人不怕鬼嘛)。你行你上啊(我不行所以我不上,他也不行他就上了,我看你行啊,你咋没上啊)。说到底有些话必须是放在特定的场合才合适,讨厌的是那些不分场合时机,动不动就来几句俗语名言“强行”怼别人的杠精。他们还乐在其中的以为自己说的多么多么高端大气,然而你都懒得牺牲脑细胞去给他举反例做科普,因为最后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他一句看似三观贼正的俗语名言反驳掉。
就在三小时前,我的三姑对我说了一句话“只有那没本事的人才天天在家挣钱,有本事的人都出去旅游。”(她刚旅游完),然后我反驳:“要是人家在家挣得比你挣得还多呢,要是人家娱乐方式丰富压根不稀罕旅游呢。”她不说话了。况且我也见识过她所谓的“旅游”是什么样子。没有文化底蕴不要紧,可是思想低下这东西真的不是可以轻易改变的。只会通过幻想别人找找优越感。
大学,我是班长,一次和一男生一起和导员聊天。正好说到助学金的事情。导员问我申请了没有,我说没有。他接着问我是哪人,我说我南方人。 东南还是西南啊? 我答东南。他说:那就算你申请了也通不过啊?这是什么逻辑?
今天你让他打了啫喱水,明天他就会打发胶,后天他就会去烫头,大后天他就会去染发,这还得了?哪里还有一个中学生的样子?(然而事实上,这孩子只是用啫喱水抹了抹头而已)。
最无逻辑无法反驳的,不说最,印象深的有一句:“你用谎言去验证谎言得到的一定是谎言”,某电视节目里有人说的,应该很多人都看过。我想节目里那人他说这话时思维里并没有先形成什么认识(逻辑),只是在当时情境下凭感觉说出了这么一句有点“不伦不类”的话。印象深是有很多人去引用这话,我反正是很懵。
前段时间,有个叔叔在饭桌上讲了一个事情,他的一个侄子(大概13岁左右吧)犯了错被他爸打了,他就不服气,然后这个叔叔去教育他,对话内容大致如下:你说野地里的树长得好看还是被人修过的树长得好看?答:当然被修过的好看。对,树只有被人剪去多余的枝叶才能变好看,你爸打你不也是一样吗?你说得对,我觉得我爸应该打我,他打的对!我听完都呆了,我觉得这并不能在一起做类比,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家暴正确论真的很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