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乐队成员的音乐理念和审美趋同,对自己的作品不能说全都特别满意,至少每个作品里都有存在的理由吧;其次乐队成员的水平不能差异太大,不能是鼓手双踩如飞手上眼花缭乱的,贝斯连基本音阶都弹不完,这样的情况为了一两次演出凑合一下还行,长久以往特别到了原创阶段,要么换人要么散。作品的风格能让人比较明确的定位和归类,这样既能对乐队风格进行把控,也能有针对性的推广作品,获取认可也容易些。
组过多次乐队,在心目中最好的乐队不是有技术大牛的乐队,也不是跑场最多次的乐队,而是第一个自己懵懵懂懂什么都不知道时候的乐队。在破烂出租房用省吃俭用的钱买来勉强能出声的吉他扫着童年的和弦,伙伴吵吵闹闹,啤酒鼓声混作一团。窗外蝉鸣悦耳,我们躺在床上统一午睡,然后居然大家都睡着了!于是,好的乐队也许和谈恋爱一样,就是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吧。
由于在高中时期热爱摇滚乐,在高二时期便与琴行几个一起学乐器的同学在一起玩儿乐队。在那段时间听了很多国内乐队的作品,什么风格都听,什么风格也想尝试。后来高中毕业,在大学里组建第二支乐队,初期主要玩硬摇,但主要以翻唱为主。后因成员变动,乐队改变风格,开始尝试金属,于是现在打算烧几座教堂来证实踏入金属圈。
过关的技术。这是一切的基础。什么关系 默契 性格 配合 音乐理念全是虚的,都只能用来锦上添花,而不能雪中送炭。而足够的技术才是关键,只有满足这条前提才能称为“好”。cover曲子像模像样,原创点子也能保证互相很好地演奏出来,这样就已经强过很多整天空谈价值观只顾发展基情的乐队了。
一个朋友,爱耳朵胜过爱自己的眼睛,对音乐有自己的见解,音乐就像他的灵魂,大学里他被拉着组过两个乐队,他是这么描述组乐队这件事的,大概意思是说:找个十分契合能一起玩乐队的伙伴,比起找个特合适的女朋友,还要难。
乐队的概念很宽,3人就成队,乐器的概念也很宽,只要有音高可以用于演奏的工具都叫乐器,如果你是在说摇滚乐队,很简单,三五个关系好的朋友同时都喜欢摇滚乐,都有自己的乐器,你们就已经是一个真正的乐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