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一个人看完了《北京遇上西雅图》,当汤唯和吴秀波在纽约帝国大厦观光层转角遇到的时候,真的那种感觉不会用言语来形容。
三年后,两个人去看了《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虽然没有了第一部所带来的怦然心动的感觉,可当他们在书店遇到的时候,我还是觉得,嗯,没错,他们等到了,在无数次擦肩而过的情况下,他们穿越大半个地球,还是能遇到彼此,不是有句话,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我欣赏别人的爱情故事,却从未经历过自己的。
在《北京遇上西雅图》这个电影中,结尾部分,文佳佳的那一段独白最让我感动。离开老钟,我办了一个网站。内容嘛,当然是我的强项了,做菜。不过只给宝宝做。网站流量还不错,上个月居然有了第一笔广告。老钟,后来和他的妻子复婚了。我想是因为我,他才更知道他妻子的珍贵。而我在努力让自己的肩膀强壮起来。或许会苦,会累,但是每一分钟我都挣得硬气,花的踏实。我觉得到了那一天,才有资格对我爱的人说:“嘿,我准备好迎接爱情从天而降了,你呢?”
有没有很怕自己把自己丢在陌生的某一刻,再也找不到过去,这难道不比丢失了爱人更可怕么。有爱的能力,比有爱人在身边更让生活充满希冀。所以电影的美好在于,它会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充满善意的转机。物质女心底的爱,会被敦厚善良的“好爸爸”唤醒。很少人会喜欢一路温情、顺利到底的爱情片。其实你我都知道,爱情的美好与“顺利”无关,两人小心试探、逐渐磨合的时光恰是爱情最美的模样。
这部电影讲了现代中国社会存在的一些风气。讽刺了一些关于社会现实的一些不公平和人伦道德的一个败坏。在月子中心时,房东黄太对女儿嫁给黑人的婚事表示“黑人有报,奥巴马有乔丹,你怎么就选了个这样的。”这句话首先就拖出了黄太对社会名流的崇拜意识。其次,即使这样拖家带口的黑人大叔女儿也甘愿成婚,在真爱之外,不免令人联想到历来中国女孩为刘美做为落地根基的假结婚。
这部电视剧我想怎么去评价剧中的角色和感情呢,佳佳(汤唯)在跟老钟相爱时,她是全心全意的,心里满满的都是他,爱的很满很真,即使作为一个小三,却会想着为自己爱的人生孩子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她很渣,破坏别人的家庭,但我却不认为,在这不去辩解小三、破坏人家的家庭、男人的贪鲜等等。感情这东西不是简单的就是那么回事,在爱中的人是盲目的。
我们都知道,电影里最可怕的,不会是汤唯一夜之间变成了穷光蛋,而是电影开头那个口无遮拦、蛮横无理、随时可能会刺伤周围人的拜金小三。其实很奇怪的是,为何我们中的大多数每天都在担心身边的爱人会变心,会变穷,却那么少去关心自己是否会在什么时候就忘了初心。有没有很怕自己把自己丢在陌生的某一刻,再也找不到过去,这难道不比丢失了爱人更可怕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