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的故事基本都发生在了Hamilton 的夏季,除了第一季结尾几集是在冬季,并且时间明显加快。这虽然是本剧的特点造成,但的确给了本剧先天优势可以打完一场战斗-回程补给-继续战斗的能力。复仇完全是靠角色人物推动的剧集,不像科幻剧,战争剧编不下去了可以引发一下突如其来的天灾什么的推动一下剧情。就像爱情剧里不能出现一般外星人情节,古装剧里不能出现现代黑科技accident,搞得我一直怀疑背后有阴谋,编剧你想打掉margaux的孩子好歹也换种方式啊)。复仇要是角色内心没有什么活动了,整个剧就成一潭死水了。为了保证情节发展,之后走马灯似得上角色,角色特定目标完成之后,又走马灯的被遗忘复仇中主线人物不是很多,也没有什么多线并进的情节。但周边人物走马灯似的上场与下场真是够了。每个角色演完完成自己的任务,推动一下剧情,完之后就又下去了。走的是无声又无息,你都不记得ta是什么时候下场的。
《复仇》则是从女性视角展开。Emily(真名为Amanda)回到汉普顿向Grayson家族复仇。因为在17年前Grayson一家连同其下属、检察官一起诬陷她爸爸参加了恐怖袭击,使得她爸爸含冤入狱且最终死在狱中(其实并没有死),而EMILY被迫在进入收容所被折磨直到18岁生日那天才出来。当她得知真相后,便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对曾经陷害、折磨过她父女俩的人进行报复。在第一季中,剧情的发展是紧凑的,Emily一集灭一个,杀得干脆利落,完胜于反派,很符合原著的设定,剧情走向有吸引力。然后第二季打后加了一个个乱七八糟的人,展开了一条条不成体系的情节,剧情开始拖沓,主题也开始跑了,我感觉到编剧构思情节时为了复仇而复仇,可“再也编不下去啦”的凌乱。
就我个人而言,我就是复仇的脑残粉啊,这部剧简直太对我大天蝎的胃了,从第一季一直追到第四季完结,故事情节比较新颖,虽说是根据基督山伯爵改变的剧,但我始终认为这只是一个宣传的噱头。复仇完结之后都不知道看什么美剧了,任何剧都提不起我的兴趣了。只好再把精彩桥段复习了一次又一次。穿衣风格。一直支撑着我看完这部剧的重要原因就是整部剧的时尚造型。剧中女主的穿衣风格那是百变的,而且每种风格都稳稳地hold住了有没有啊?维多利亚的风格相对单一,但仍热很有借鉴之处。
人物塑造很成功。女主简直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近乎完美。看完这部剧,很期待emily再出新剧。除了女主,norlan也是我的最爱啊,一直是女主背后最温暖的人。还有高富帅的男主,看到daniel为女主挡子弹那里简直哭崩了。剧中最单纯的人估计也只有daniel了吧。哦,差点忘了,还有那位法国女人margeaux,造型很成功,职场干练女性。
对于复仇,人们往往更倾向于接受“对敌人最残酷的报复方式就是怜悯他”这种报复方式,毕竟“人活着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微笑呢?”“要把自己的命运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其实我是赞同人很难记住恨也很难记住爱这个说法的,只要不提醒我我就会很快忘记,所以你看amanda在她练就一身本领时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杀父之仇。
看起来比较过瘾,复仇类型的都是这样。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过被背叛的时候,一开始我们都会想着去报复,这是一种原始的情感。但是我们又是理性的嘛,就好比饱的时候想着减肥真的饿了还是会去吃东西,毕竟“人活着就是为了开心嘛”。理性可以参考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不过这个假设比较冷漠,无视了义气骨气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