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本质区别就在于:读书是二次创造出来的绝无仅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影视是你看到别人创造的世界,然后选择接不接受爱或讨厌的世界。王小波说过,文字就是用来读的。读书,不仅仅只是看故事。更多的,是想象带来的收获。脑补来的感受印象会更深刻,代入感比影视强。再有就是,体验纯粹的文字的美。阅读过程中,会被惊艳到:感情原来还有这样的表达方式啊?可以读地很慢,让自己的情绪充分积蓄,跟随书里一起沉淀一起爆发。所以读一本书,也是个人的再创造。作者提供文字,而我们则创造世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然后我想说,影视剧也是一种信仰啊!影视相比于文字的优势在于多方面表达。例如一部优秀的电影,从海报、配乐、场景、演员、镜头甚至剪辑手法等等等等。这是一种更直观的体验,从视觉听觉上来说。唯一的不足恐怕就在于观影时个人情感不如屏幕上角色饱满,因为那也不可能暂停下来慢慢培养啊,一段字幕就告诉你多少多少年过去了……这也是我们看完一本书后影响心境时间长于影视剧的原因之一。
看书重在“品”,读书时通过细细的品味能感受作者的情感,脑中会浮现出文中所描绘的画面,精神与前人交融,感受到前人的喜悦、忧愁。每当我读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便能感到作者那伟大的济世情怀,使我精神为之一振,想要振臂高呼。好书会自带古朴、大气的特质,能让读者沉迷其中。看电视主要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表现展现内容,演员的演技会影响到看者兴趣,同时剧情会限制看者的思想,无法进行思想的延展扩散。无法达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总的来说,看书主要是用来提升自身的修养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看电视主要还是用来放松和愉悦身心,故希望大家都多读读书,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精神素养。
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的,尤其是以正史改编的电视剧就可以让二者得到互补。以我自己的经验为例,汉武大帝这个剧本基本和司马迁的《史记》相一致,那么我就是一边看电视剧一边看史记。如果单纯看史书可能没那么大毅力,但是看着电视剧感觉对原文就有了一探究竟的兴趣,这书自然也就看得下去了。总归而言,我认为他们二者可以相得益彰,各位条友姑且看之吧。
本质区别是什么我倒是不知道,不过不同的人看书脑海中会形成不同的画面,有足够的想象空间,看电视剧则局限在演员演绎的画面里,受演员演技的制约;看书如果姿势正确的话不伤眼,看电视剧伤眼;看书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看电视剧脑子不易运转;看完书可以和别人探讨作者的写作手法什么的,看完电视剧只能和别人就演员的演技开撕。
看书更多是因为喜欢,看电视剧只是打发时间,我可以坚持看完一本书,却没有能力看完一部电视剧,看书,会一字不落,看电视剧会快进很多,书是我冷静,有了归属感,看电视休息的时候更多的是迷茫,电视剧真的不是人生的全部,他更多的是热闹,让人暂时忘掉孤单,看书的时候的我们,内心是富裕的,会忘记很多事情,看淡很多事情。
个人建议先看书再看电视,因为无论如何原著会比电视完整、精彩。还有就是看了电视就懒得去看书了,这样会错过很多精彩的片段。 比如说,我先看完哈利波特的书再看它的电影,就觉得电影不是原本的那个味道了。 还有水浒传、三国演义...看了书都会觉得那部电视不如写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