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好的作品不可能像“罐头”作品一样,随便几下便可以搞定,从作词谱曲,配乐,到每个音符修改,每个和弦配置,每段旋律的调整,不同的唱法等等要经过无数次的修整打磨才能面世,快则几个月,慢则一年甚至数年,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音乐人需要一个强大而且专业的团队配合才能完成,这样就需要长期的投入开支,而如果你背后没有强大的团队和公司支撑,你只能死在前进的路上(你可能会经常看到那些曾经有过经典作品而又不愿随波逐流的音乐人如今生存都困难,他们只能活在不被人知的某个角落里),等你被边缘化后的某一天,也许你曾经的某一首歌突然某天就红了,不是市场发现你的歌是精品,而是因为某个人在网上用奇葩的方式唱你的歌,而博得了众多的眼球。
人才稀缺是有必然原因的,本来年纪就轻,阅历少,平日也不去阅读积累,整日刷手机,一心只想红,各种跟风。你能写出一副好歌词,也奇了怪了。现在中国风,古风势头很猛,深受大家喜爱,不少所谓的音乐人,乱用辞藻,各种拼凑,实则语法句意上根本讲不通,但也没人用心去体会,所以这样的歌也火了不少。就是蹭热度而已,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热度消散之后再去听,就会深深的感到歌曲质量实在不高,经不起推敲,也拿不上台面。
成为中国乐坛的人才也是任重而道远,曾经在句子迷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也许不缺少有才华的人,更多的是缺少有执行力的人,但其实最为稀缺的可能就是执行并坚持的人。你有一定的才华也不一定能让你成为才子,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坚持精进自己,最终也只会泯然众人而已。做音乐也讲究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你可能锋芒初显创作出了一首好作品,一有了流量,有了热度,就忙着引流变现去了,直接失去做音乐的初衷。
音乐人的门槛也降低了很多,有了网红这一职业,“人才”更是遍地是。根本不是你发一首歌,就是音乐人了,有了自己的作品就是歌手了,请问作词作曲是不是你本人呢?薛之谦曾对毛不易说过:“你知道什么是巨星吗?就是你必须要有10张90分以上的自己的专辑,你已经在路上了,请加油!”如今能达到这个级别的人才,也是为数不多,更没有年轻一代的出现,中国乐坛确实在走下坡路。
不是缺少人才,而是缺少创作作品的的精神沃土!在现如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很多音乐人也会被当前的不良社会风气所影响,一切向钱看,写出的作品都充满铜臭味,金属气,没有精气神,所以也就难以成为好作品,更谈不上经曲了。
说到流行音乐缺少人才,我觉得现在的流行音乐不是大众的音乐风格,而是偏向于小众的产品,是更突出个性化的音乐。所谓流行音乐也就是通俗音乐,是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背景为导向,而产生的适合大众口味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