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参加活动,比如我上个学期去幼儿园带小朋友啊,带他们唱歌跳舞写字画画。起初我真的非常不想去,觉得小孩子有什么好带的,我怕他们不听话我就会发火打人,到后来我还是接受了,有时候是很难管,但是也没有让我发火那种情况。有点羡慕他们。他们想法还这么天真这么可爱,很多事情不知道不记得就凭借天马行空的幻想和模模糊糊的记忆去想去做,眼神里真的就是那种清澈的,干净的,透明的。我真的很多年没看到过这种眼神了,活动结束了我反倒有点留恋。
一定要有所收获,而且要知道,必须有舍弃,才能获得更多。进入大学之后,每位同学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适应。这种心理落差必然是存在的,大一的同学,可以用脱缰的野马来形容,从条条框框的束缚中出来,一下子进入了一个相当自主,相当空旷的空间。每个学院都应该重视起从一开始就要关心每个学生。如果一开始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院的温情,这种感激与感动,能延续很长的时间。一旦学生们能够找到对学院的归属感,同学们会感到温暖和安全许多。
忙碌中找乐子,我觉得就比较理想。我只是一个普通二本的学生,我也没有什么理想,就是想着自己开心就好,做的事情以后不要后悔就好。虽然这可能有点难。忙碌就意味着你不能闲下来当咸鱼,好好看看书啊,参加活动啊,多交朋友啊,多认识来自别的地方的同学,多了解他们那里是怎么样的,他们以前是什么样的生活,会发现可能和自己以前很相似,又或者截然相反,这样子有有乐趣,又交朋友,讲不好对象就是这么认识的。
我只是一个普通二本的学生,我也没有什么理想,就是想着自己开心就好,做的事情以后不要后悔就好。虽然这可能有点难。忙碌就意味着你不能闲下来当咸鱼,好好看看书啊,参加活动啊,多交朋友啊,多认识来自别的地方的同学,多了解他们那里是怎么样的,他们以前是什么样的生活,会发现可能和自己以前很相似,又或者截然相反,这样子有有乐趣,又交朋友,讲不好对象就是这么认识的。
曾经我以为大学里是电影里演的那样,像恰同学少年那样,一群人在一起为了国家社会一番讨论,会像小时代里那样,有一群放纵的青年人,会像头文字D里那样飙车。现实中,大学的政治课根本没啥人听,原来大学里可以看到昼夜颠倒每天打游戏的人,而飙车就是我窝在被窝里看头文字D一到七部。只能说我太年轻了当时!
一个学校优美的环境可以让人产生很愉悦的感觉,能够让心灵得到净化,像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古老的建筑物能突显学校的底蕴,可以让人感受到厚重的文化底蕴,使学生能够受到熏陶,产生崇拜和向往的感觉。学生还是很希望在学术大师的指点下一步步的前进,答疑解惑,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