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设置连贯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在别的回答提过挺多次的了,然而我还是没看到节目组花功夫在这一块,还是经常能看到莫名其妙插入的游戏环节还有突如其来的烂尾;剪辑碎片化问题很严重(三亚那两期尤其明显)真的希望节目组可以好好正视后期问题,个别后期真的太膨胀了(具体可以了解微博某位闲人,呵呵);MC略显疲态,六位哥哥现在是唯一支撑我看下去的动力了,不知道是因为哥哥们工作太忙还是怎么了,有几期总让我感觉有点不在状态?还有当看到孙红雷因为网络一些不好的言论说出“不行,我们不能偷不能抢,要做个好人”的时候我是真的心疼!节目组长点心,换个好点的赞助商吧,拼多多的广告真的是我见过最恶心的没有之一,还有看哥哥们念广告口号这种硬广真的蜜汁尴尬,还我大天猫!
让我觉得真实的是这6人晚上在讨论今天的感受:黄磊在晚上讨论他们到底能做什么,黄渤说他们帮不了一群,只能帮个体,这是经济发展导致的现状。能播出这一幕的场面让我很是惊讶,应该说只有这6个人才能会在综艺上出现这样的谈话。这都是真实存在的问题,综艺不会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会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综艺只有流量,只有广大受众;鸡条可能是希望我们或者更多受众去正视这个问题。有些综艺(奔跑吧)是给我们大部分人带来快乐,有些(101)刺激我们消费;也有像鸡条这样的,在我们被娱乐麻痹的时代里刺激我们正视社会现状,且引起关注。
第三季其实有几期我是不满意的,就是请了一堆女嘉宾的分为上下期的那集。但是第十期出来以后,我就觉得没问题,鸡条还是那个鸡条,找对了方向,可以再战三百回合,其他综艺依然不过是渣渣。最近,我陷入了一定的恐慌,毕竟师父发了一条微博,说什么如果以后不拍鸡条了,吓人。尤其是第三季经历了那么漫长的停播以后,我真的很担心第四季没了这些人。所以我现在根本没法评价第三季,因为如果这是绝响,我还在这里叭叭叭,以后不是要后悔死。
只想说一个细节吧。师傅和迅哥去抓鱼的时候,穿的都是运动鞋,在水面上不好走,节目组就提供了雨鞋。其中一个小孩带着惊讶和或许还有点羡慕的语气说:“你买了筒鞋啊?”师傅在换鞋回了句:“嗯。”有个工作人员接着就跟孩子说:“你们跑这么快,叔叔们不穿雨鞋的话哪能追的上你们啊。”后来我专门观察了,两个孩子穿的都是凉鞋,能直接踩水里。就凭这句话吧,感受到了鸡条工作人员满满的善意和对孩子们的尊重还有保护。
看了一些花絮,发现一个问题,很多有“鸡条味儿”的片段都没放在正片,其实六个人根本没变味儿,真的是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一些片段剪掉了,最简单的一个例子,第十期做饭那里,根本不是正片里那种我问你要块姜我给你一把葱的和谐有爱!选食材的时候差点打起来好吗!然后。。。虽然说后期可能是根据素材及其相关度剪辑的,但是我真的感觉第三季后期不站菠萝。
我觉得节目本身真的无可挑剔。不过让我震惊的是黄渤关于三个月出走妈妈的那段话,感觉在多数人(包括我自己)谴责这位母亲的不负责任的时候,她能够将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母亲的身份来考量,真是难能可贵。他老婆才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吧。顺便说那些说消费孩子的。你们能报的上几个今天出现在节目中孩子的名字?





